投稿
潘河春鱼
文/郑 斌 (湖北赤壁)
一声闷雷,送走了肆疟的肺炎病疫;一道闪电,拉开了春天的帷幕。春天来了,桃花开了,赤壁新店潘河的春鱼又回来了。春鱼,给潘河两岸民众带来了鱼汛的喜悦;春鱼,给临湘、赤壁两市百姓捎来了春天的希望。
(一)
春鱼,并非河内普通的鱼。她是望夫娘娘辛酸的泪水;春鱼,她是湘、鄂两岸勤劳的人民,用密密麻麻的网、罩,捕捞起来的幸福的雅趣。相传战国时候,湖北赤壁(原武昌、蒲圻)西南望湖山下,一对男女青年,男的叫春哥,女的叫春花,在望湖山上采茶时,春花被毒蛇咬伤,春哥砍柴相遇、相救、相识,并结为恩爱夫妻。那年中秋节,春花在楚城观灯,被楚城王令尹的儿子二饼看中,强逼婚嫁未遂,王令尹借权征夫拉丁,将春哥抓走送外地奴役,再骗春花入城逼婚,谁知王令尹儿子是阴阳人,不能行婚,王令尹见色贪心,将纳为小妾,春花不从,遭受凌辱后,逃出楚城,躲上望湖山,垒石台望夫早归,用针穿树叶洞计数。三年后,传来噩耗,春哥客死他乡,春花望夫望不来,一脚踢倒望夫台,猝死山上。受观音菩萨指点,春花泪水化作春鱼,每年春天,桃花盛开时,春哥和春花潘河碧潭相会,朝拜望夫山,而形成了河里春鱼。
(二)
潘河,是湖南、湖北二省的界河;潘河,是历史上始于楚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衰败于民国。现代的中、蒙、俄万里茶马古道的水运源头;潘河,见证了鄂南、湖北的兴衰、沧桑历史。潘河的春鱼,长1-2厘米,满身玲珑剔透,带有点点黄花斑。春天来了,桃花开了,满河的春鱼游上来了。风和日丽,在阳光的照耀下,清澈河水里,像万朵花瓣撒落在水中,时而像游龙戏水,时而像五环连圈,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在水中展现。由一对大鲤鱼的带领下,向上游慢慢地游去。传说这一对大鲤鱼就是春哥、春花的化身。古时候,地方渔民传说,这对大鲤鱼,白肚、红尾、大眼睛,一般不现身,阳光灿烂时,有人看见有几尺长,组织渔民用网、阵都捕不到手,说它有神灵护佑,如果捕捞到了,潘河两岸就要遭殃,后来就没有人敢捕捞了。1938年,日本侵略中国,1939年日本红宪班占驻新店镇,白天下乡“打闹”,晚上留宿到潘河畔的鹰鹏山雕堡内休息。该年春天,日本鬼子哨兵在河边巡逻时,发现河内成群的春鱼中的一对大鲤鱼,想用快枪射死大鲤鱼,“咪西、咪西”,加餐吃掉,结果连开数枪都未打中大鲤鱼,瞬间,天上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下起了瓢泼大雨,日本鬼子被淋成了落汤鸡,从此谁也不敢随便捕捉春鱼之中的一对大鲤鱼了。
(三)
潘河的春鱼,每年只有二三月有,分头水、二水、三水春鱼,头水鱼较小,三水鱼略大些。到四五月份,这种春鱼就神秘消失了。春鱼的廻游范围,在潘河上游起望夫山脚,虾公岭,下游至潘河的马蹄畔瑞云山脚下为止,全程约28公里。风调雨顺的年岁,可产近万斤,一般年岁几千斤,甚至几百斤不等。改革开放后,新店镇兴办工业,引进白纸生产线,新店造纸厂的大量漂白化学污水排放河中,加之河道淤塞,使之春鱼减少甚至灭绝。2018年,新店镇积极响应加强保护长江生态圈的指示,按市委、市政府要求,关闭了新店造纸厂,还蓝天碧水于人民,潘河水清了,春鱼又回来了。
(四)
潘河的春鱼,沿河两岸的民众用网、罩等捕捞上岸,用上等青油和细火焙炒,然后晒干储藏,是赠送亲友的地方特色佳肴。宋、明朝时,是地方向朝庭奉送的贡品。明朝国子监祭酒魏观,是赤壁余家桥镇人,小时候在新店石板街、蒲首山摩尼峰庙读书,成为江南才子,被明太祖朱元璋访贤时招为皇太子教书,后来官至四川总督,常回家带春鱼与皇子们分享而传为佳话。春鱼,既能做汤,又能做茶。春鱼炒椿尖,三国时三国宴中叫“二乔椿香”。还有春鱼炒蛋、春鱼炒青椒等等,特别是春鱼蒸蛋时,你用二水春鱼时,春鱼哥哥头朝上,尾朝下,齐齐整整,十分可观,这叫“春鱼朝拜”。1972年,中日建交时,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来中国访华时,向周恩来总理请求品尝“蒲圻春鱼”。由于当时农业学大察,不许农民“打鱼摸虾,误了庄稼。”所以特使来购未遂,十分惋惜而归。岁月变幻无尽日,世事辗转又回春。新店纸厂关闭了,2020年的春天春鱼又回来了,在国务院指示下,湖南、湖北正在对黄盖湖流域潘河进行整治,几年后,潘河上的春鱼又可尽兴的游戏了。天蓝水碧乾坤朗,大地万物皆自由,莫道潘河河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2020年4月郑斌于新店古镇。
作者简介
郑斌 男 63岁。原赤壁市文物局副局长、兼博物馆馆长。退休后任市影视协会、老年学﹝协﹞会、民协主席、付会长等。联系电话:13197402256。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