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山,那水,那人
文‖赵国峰
在这五月槐花香的季节,走进天山,走向自然,寄情于山水之间,舒展一下疲惫的筋骨,放松一下沉闷的心情,岂不美哉!一张一驰乃文武之道,太累了,歇一歇,调整心态,放飞自我,没人会阻挡你郊游的脚步。

刚走到山口,“工业学大庆”几个白色的大字映入眼帘,虽然已模糊不清,但仔细辨认也看出字的大体轮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事情,应该是在这里建个什么窑,但我不是当地人,不知道以前发生了什么。推断那个赶英超美的热火朝天的年代,人们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可能是大炼钢铁,也可能是烧制石灰。岁月渐行渐远,一切都成为历史,只有这个建筑物依然饱经风霜的浸蚀,挺立在山脚下,仿佛向行人述说着过去不为人知的故事。

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我和同伴登上这座小山,俯看山下水流潺潺,绿树河边生,老鹰空中旋,还真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之感。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敞开心扉,心胸才能宽广。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因为有诗,有梦,有远方……

走了近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曲径通幽处,一棵老榆树。我不是林业专家,但这棵榆树,也应该有六七十年的树龄了,从两个大石缝里挤出来,水也少,土也贫,却依然迎风挺立,郁郁葱葱。不免感慨生命力的强大,大自然的神奇。我赶紧爬上树,跟它合个影,沾沾老榆树的顽强意志。

虽然你没有胡杨“生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朽”的气概,但也顽强生长,年复一年地见证日出日落;虽然你没有雪莲坚韧圣洁、斗霜傲雪的精神,但也郁郁葱葱,为过往行人点燃远行的希望。平凡中孕育着伟大,普通中见证着神奇;你不争名,只为行人遮阳挡雨;你不图利,只为自然增添一道绿色的风景。

不知名的野花,太漂亮了。在这干旱少雨的乱石滩,却昂首独自盛开,更是一个惊人的奇迹。我觉得应该向它学点什么,人在旅途,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何必苦苦抓住不放,想得开,放得下,心也释然,人也舒坦。走自己的路,何俱荆棘密布!既然选择了援疆,便只顾风雨兼程。

高山流水,赤足而坐,手拿根雕,抽根香烟。怡然自乐,美哉悠哉,愁情烦事,抛在脑后,只有自然。此乃人之幸事,颇有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味道,山水之约,不负风光大好。问苍天?何愁之有,智者爱山,仁者乐水,愚人唯有山水之乐也!
2018年5月17日

作者简介:
赵国峰,河北青龙人,2017年至2019年在新疆和硕县审计局进行援疆工作,作品在中国散文网、《援疆干部与人才》《河北审计》《新疆审计》《巴音郭楞日报》蔚县雪绒花原创文学、尚义县鸳鸯河畔文学平台、作家世界等杂志报纸发表,愿与各位文友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