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是“小脚” (原创)
文/晚渡
母亲90岁时照片

又到了母亲节的时候了,看着母亲生前用过与众不同的做活顶针,勾起了我对母亲的无尽回忆,母亲的小脚,母亲的音容笑貌,母亲的家训逐一映入眼帘……
“婉儿过来,快来看呀!快来看看老奶奶的脚,这就是书上写的“三寸金莲”,引来了婉儿脸上那诧异的目光和表情,母亲则试图把一双小脚藏起来,已来不及了。这是我带母亲在一次洗澡前更衣时,母亲的一双小脚被与我们同进浴室的一位年轻妈妈和女儿看见后的场景。因为在2000年后的今天再见到这样的小脚实属罕见,几乎绝版!母亲自幼循规蹈矩,接受了“脚大嫁不出去”的封建礼教,忍痛裹成了一双周正的三寸金莲。然而,这一双小脚却伴随她走过了艰辛而坎坷的94岁的一生。
母亲不光是一双小脚在家乡十里八村享有盛名,她精致的女红也令邻里乡亲赞叹不已。更为可敬的是她克勤克俭,朴实善良和相夫教子的传统美德与家规家训为我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母亲的小鞋

一、脚小 不畏艰辛
母亲个子不高,眉清目秀,鼻梁高挑十分俊俏,加之拥有一双令人羡慕的“三寸金莲”脚,人见人夸,13岁时外婆因病撒手人寰,是外公既当爹又当妈的把母亲拉扯长大。抗日时期,外公亲眼目睹了日本鬼子对中国妇女的凌辱,曾几次在母亲的脸上抹上锅底灰,塞进纺棉的地茚子藏起来;母亲出生在山东,黄河流域十年九灾的肆虐,非旱即涝,让母亲倍受煎熬。记得那年黄河决口,洪水如猛兽般的将几百里村子瞬间吞噬,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母亲被迫走上了乞讨之路。母亲说“张口要饭的滋味那可真是一言难尽啊!有狗的的人家吧不敢进,没狗的人家穷讨不到吃的,”邻村被讨的人家只能将一块玉米饼子掰成四半,一个胡萝卜切成四条来打点络绎不绝的讨饭人。母亲白天讨饭,晚间就和老乡们挤在一个破旧的车屋里,曾几个月都未曾吃过一粒盐……
母亲虽有一双三寸金莲脚却不能闭门闺房,与男人一样下地种田,白天推碾子拉磨,晚上还要在油灯下纺棉织布,一双本该娟秀的手裂的直出血,性格刚烈的母亲绝不服输,别人犁地她也犁地,别人套车她也套车,春耕秋收样样不落下。母亲说,有一年酷暑,似火的骄阳嗮得地皮烤人,河水枯干,她和男人们一样到地里抢收麦子,然而一双力不从心的小脚,岂能长时间站立在田间割麦子,无奈,她时而跪着割 ,时而坐着割 ,屁股隔着裤子竟然被烫掉了一层层皮。到了冬天为防止雪化屋漏,母亲在小脚上套上两双大鞋并绑上带子,咬牙登上梯子爬到到草房屋顶去扫雪,然而上去容易下来难,房高、雪滑、脚小,加之极度的恐高,眼泪顿时掉下来了,其个中的酸楚不言而喻。多年后,每当提起此事,母亲都不禁潸然泪下!姐妹们当年痛恨封建制度对妇女的残害所编的顺口溜:“好好的脚硬给缠个扁,好好的耳朵硬给扎个眼”她至今记忆犹新。
母亲的枣木顶针

二、笑烂,不笑补
生活所迫,母亲随父亲来到了抚顺煤 矿,靠父亲每月54元的工资来维持一家六口人的生活,且每月还要给老家的祖母和外公寄上十元钱,长此以往,母亲硬是凭着自己勤劳节俭,精打细算的持家本领,用这微薄的收入把一个家打理的井井有条,全家人均穿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她常说“衣服破了不要紧,笑烂不笑补”即便是补丁母亲也要补得巧妙、周正、得体。针脚那叫一个好。从小到大我们都是穿着母亲亲手做的衣服和鞋长大的,她一丝不苟,匠心独具。当我们穿上她做的新鞋时,同学们的家长便纷纷讨要母亲的鞋样来效仿。我和弟弟妹妹们则洋溢着满脸的自豪和骄傲。
母亲还是个酷爱干净的人,我们的衣服,从里到外,干净整洁,哪怕是穿破了,依然保持着鲜亮的色彩,邻居们不无羡慕的问:“老张家的那几个孩子怎么总是穿着新衣裳”?那些年我们家虽然经济窘迫,凭票供应的东西都不舍得买,弟弟妹妹上学均享受减免学杂费的待遇,但是,我的小脚母亲却给了我们无比的自信与快乐!
三、早起三光 晚起三慌
母亲一生以勤劳著称,早睡早起是她的习惯,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则是她的口头禅。每天早晨当我们还在香甜的梦中,母亲便把我们喊醒,整理书包及物品,然后端上热乎可口的饭菜;打点完毕她便开始收拾房间,实现她所谓的三光,常常是邻居们还没有起床她已经把洗好的衣服晾晒了一绳。即便是大年初一,母亲也总是把我们早早地叫醒,洗簌完毕,穿上盼望已久的新衣服,去挨家挨户的拜年,然后再回来吃饺子。多年来,得力于母亲的这一早起的习惯,我们兄妹从未因没完成作业而受到老师的惩罚。母亲没有文化,她说不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的道理,但她用自己言传身教的实际行动影响了我们一生。
四、 自己吃了填坑 给别人吃了传名
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家家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我家也一样逃不过“陈三两”时代的劫难,为度饥荒,母亲就变着法的粗粮细做,蒸菜团子、摊煎饼、腌咸菜、自制臭豆腐……把每月有限的一点豆油省下来过年炸丸子炸果子用。一块儿仅有的全面馒头得藏起来留给我最小的妹妹,我们则吃两和面或者参野菜的馍馍,然而来了客人,母亲还是会慷慨解囊,把藏了几天都没舍得吃的全面馒头,拿出来招待客人;每当家里包饺子时,我和弟弟妹妹们高兴的如同过年一样欢呼雀跃,然而,母亲却在包饺子之前,先把上顿剩下的粥喝完再去包饺子,煮熟的第一碗饺子一定要我或弟弟端着送给邻居尝鲜,弟弟不解的问“这么少还给人家送?”母亲说“自己吃了填坑,给别人吃了传名。
五、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母亲从山东来到抚顺,一个地方一住就是五六十年,特别是过去矿区的“大房子”多是两家共用一个厨房,小的不能有半点隐私,一趟小平房 十余家,母亲和邻居相处的跟一家人似的,互通有无,有求必应,得知谁家缺啥她便主动送去;谁家有活她便去积极帮忙,谁家打架,她不顾自己脚小首当其冲地跑过去拉架,从未怠慢,为此脑袋被飞过来的板凳砸了个大包,吵架夫妻继而休战和好。她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美誉,提起“张小脚”在当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母亲常常教导我们与人相处要“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人到难处找近人,能饶人处且饶人”,“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黑头勿笑白头翁,鲜花能开几日红”……几十年来她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她用这些朴素的话语和行动,诠释了自强.感恩和善良,折射了道德伦理、文明与和谐。
晚年的母亲,一头银发一身青装,一双自做的尖足小鞋配上雪白的袜子,四季如一。干净利索,思维敏捷,虽年逾90高龄,但每当提起往事都会如数家珍。她朴实无华、亲和善良的人格魅力,令大家肃然起敬,以至于在她去世时,闻讯赶来的送葬的人群,如浩荡的游行队伍,拥满了整个马路街道!在这个物欲横流、世态炎凉的年代,母亲她老人家一介布衣,目不识丁,无权无钱,却能有如此好的人缘!留给我们的是反思和敬仰,儿女们当以你为傲!
母亲这一生饱尝了封建社会缠足的心酸,经历了抗日战争的铁蹄践踏,目睹了解放战争的两军对垒,领略了三年自然灾害的残酷,见证了文化大革命武斗的血腥,虽说是一双三寸金莲脚,却参加了大跃进时的大炼钢铁……总之,她的一生不屈不挠,历尽艰辛,没有豪言壮语的教诲,没有殷实的家产让我们继承,但母亲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老祖宗的家训,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她用自己一双三寸金莲脚踏平了人生坎坷、她不畏艰辛,勇于进取的博大胸襟是我们一生一世享用不完的宝贵财富。母亲走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我们将她弥足珍贵的那一双双做工精细的尖足小鞋争相珍藏,留做纪念。鞋如其人,针针线线镌刻着母亲刚直不阿,自强不息!
撰稿人 晚渡
2020.5.8

作者简介
【晚渡】本名张莉 辽宁沈阳人。退休于某政府机关。喜欢诗文、书法,寄情于翰墨,其作品散见在辽宁晚报、五羊诗文、赟春诗社等刊物及网络平台。愿予字以情,记录过往,感悟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