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果树瀑布礼赞
文/李文晓
主播/玉华
贵州多山,有山皆绿,黔西丰水,有水皆清。这里的山,山连着山、山依着山、山环着山、山套着山;这里的水,潭挨着潭,溪连着溪,河串着河,湖牵着湖。山,巍峨雄伟,水,婀娜多姿,成就了黄果树瀑布的壮观绮丽。 四月,我有幸到贵州黄果树瀑布游览。身入其中,立即被她的魅力所折服:壮哉,黄果树瀑布;美哉,黄果树瀑布。我要衷心为你献上我的赞歌。

黄果树瀑布,古时称白水河瀑布,又名“黄葛墅”瀑布,“黄桷树”瀑布,因在她的周围遍布着“大叶榕”而得名。瀑布座落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隶属珠江水系,西江干流南盘江支流,处在北盘江支流打帮河支流可布河下游白水河段,为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水势浩大,宏伟壮观,被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发现并命名,经过历代名人的游历、传播,驰名中外名。尚未见到大瀑布的倩影,首先你会听到“轰隆隆”的瀑布声响,好像千面战鼓一起捶响,和着峡谷温润的水气,掀起一阵阵声浪奔涌到你的面前,把你拥抱起来,热烈欢迎你的到来。如果你想真正地近距离体验与大瀑布亲密接触的感觉,那就随我来吧。

顺着层层叠叠的台阶一直往下走,会路过不同的观景台,你会看到大瀑布各个角度的侧影。远远望去,前面的山挡住了大瀑布的身影,你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到她。一步一步往前走,瀑布的声音会越来越大。你越是接近,水雾涛声就会越来越浓,越来越响,你也就会越来越兴奋。当你来到大瀑布的对面,她才会把自己俏丽的容颜全部展现给你。黄果树大瀑布是亚洲最大的瀑布,是贵州最著名的景点,也是外地游客到贵州旅游的首选。说她壮阔一点不假,奔腾的河水自七十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飞流直泻,翻起重重白浪,发出震天巨响。一百多米的宽度,展示出其足够的壮阔,主瀑布顶宽达到八十多米。

站在她的对面,仰头望去,蓝天白云下,宽阔平静的水面正朝你缓缓涌来,两边的绿树象护卫的士兵整齐站立,似乎向她行注目礼。再顺着水流俯视下去,水流突然开始加速,接着浪花飞起,白色的水流瞬间被分裂成一道道水柱,越往下越快,像一条又一条白色飞龙,一头扎进犀牛潭。潭水立刻涌动起来,白色巨浪翻滚着,汹涌着,怒吼着,一排排浪花向四周推开,一团团水雾向空中升腾,一道弯弯的彩虹架在山谷之间,让人仿佛进入了仙境。站在半山腰,看见水帘洞中缓缓移动的人群如蚂蚁一样穿行,不由感叹,天地之大,我们人类是多么渺小啊。

走进水帘洞,深入瀑布里面,水从洞顶“嘀嘀嗒嗒”落下来,时有时无,时大时小。如果你穿着雨衣,捂严了帽子,是体会不到洞中的清凉和水气的甜润的。这条长达134米的水帘洞从瀑布正中横穿而过,由6个洞窗、5个洞厅、3股洞泉和6个通道组成。站在洞中,从水帘的后面向外观望,又是一番风景。 白日薄光,凭窗眺望,彩雾缭绕,云蒸霞蔚,迷离变幻,气象万千。一道道流水就象白色的绢帛从山顶飘落下来,它急速地向下流动着,抖动着,拽也拽不完,扯也扯不断。间或一股细流冲击在洞口的石壁上,仿佛碎玉迸飞四溅,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晶莹剔透,耀人眼目,美不胜收。 当你站在它的下方,仰望瀑布全景,黄果树大瀑布就像一个俏丽的白色长发仙女。温柔的时侯,她把一头秀发披在肩头,垂向腰下,拖在一池碧绿潭水之中,发梢随着涌浪在犀牛潭里翻转摇摆,四散开来,别有情趣。若生气的时候,宽阔的河水凌空飞流,疾弛而下,其势若翻江倒海。迅猛的水波箭一般地冲击着潭中块块巨石,发出一阵阵震天轰响,腾起片片迷蒙水雾。你会被撼天动地。

震耳欲聋的浪涛声所震撼,又会被“沾衣欲湿杏花雨”的迷蒙薄雾所抚慰。在阳光照射下,蒸腾的水气化作一道道斑斓的霓虹,不由使人想起毛泽东主席的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观瀑亭有联曰:“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虹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正是对黄果树瀑布的生动写照。 游览黄果树瀑布归来的路途上,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气势如虹,美丽壮阔的黄果树瀑布,为何有如此的魅力?魅力的源泉到底在哪里呢?哦,高山大川的雄伟是由于土石的积累,江河湖海的辽阔是由于涓流的汇聚,而瀑布的魅力正是由于她集合了小洼滴水,归拢了小溪浅水,合并了小河流水,实现了所有能量的最大凝聚,选择高山悬崖,为给世人留下最壮美的景色,她毅然决然牺牲自我,奋力一跃…… 就像每一轮红日都是经历了黑暗才喷薄而出,每一朵梅花都是经历了严寒才幽香动人一样,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也是经历了苦难才取得了灿烂辉煌的么? 啊,黄果树瀑布,感谢你告诉了我这么多。

作者简介:
李文晓,山西省平陆县圣涧镇人。曾有党务机关文秘经历。后调交通、住建等部门从事行政工作。闲暇时间,舞文弄墨,回味往昔,感悟生活,鸡零狗碎,偶有所得。近年来,有作品在《运城日报》《台湾好报》等报刊和网络新媒体《河之东》《昌谷驿站》《当代作家》等平台发表。

主播简介:郝玉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人,教师,热爱本职,喜爱诵读,喜欢旅游。愿用温暖的声音和饱满的情感传播真善美。

知识链接: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
它位于贵州省安顺市的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白水河上游,安顺市西南45千米处,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东北距贵州省会贵阳市150千米。属中亚热带,是典型的溶岩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300毫米以上,雨水集中在5-7月,月平均降雨量都在200毫米以上,特别是6月,降雨量将近300毫米,此后几个月降水量逐渐减少,12月是全年降水最少的一个月,月平均降水量不到20毫米,降水最多一个月的降水量大约是最少月的15倍。 黄果树大瀑布的气象特点,由于地处贵州西部低洼地带,海拔较低,终年无霜,年平均气温为14℃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避寒避暑胜地。1月最冷,平均气温在4.3℃,但最低气温很少会跌至零下;7月最热,平均气温在22℃,基本不会有高温天。 其地质地貌特征的成因,要上溯至2亿多年前的中三叠纪,那时黄果树一带沉积了一套巨厚的碳酸盐岩。黄果树瀑布发育在一套“中三叠世中统关岭二段中厚层夹少量薄层状云灰岩”中,位置在翁寨小背斜东翼。黄果树瀑布形成时期的白水河,是一条发育于距今10万—50万年之间,第四纪中、晚更新世时期由“宽谷期”向“峡谷期”演化中的地上河流,后因“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地壳多次间歇抬升,引起河流侵蚀基准面下降,导致河流的侵蚀、溶蚀等下切作用加强,在该处形成“裂点”(河床因地壳抬升、侵蚀基准面下降及构造、岩性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较大转折处),这个裂点处的裂隙、溶洞、暗河非常发育。白水河先是形成了一个喀斯特侵蚀裂点型的落水洞型瀑布,后来随着河流侵蚀、溶蚀、侧蚀作用在地壳间歇抬升及晚更新世后期温湿气候中,水动力逐渐加大等因素影响下,落水洞的洞顶逐步坍塌,黄果树大瀑布终于呈现,已经有5万年的历史。 1638年(明崇祯十一年)4月23日,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散文家徐霞客经黄果树瀑布入滇,对黄果树瀑布进行了考察和记录。其后历代文人墨客作诗撰文赞颂黄果树瀑布。明末“天未才子”谢三秀诗中有“素影空中飘匹练,寒声天上落银河”;清康熙年间曾任贵州巡抚的田雯赞曰:“匡庐瀑布天下称奇绝,何如白水河灌犀牛潭,银汉倒倾三迭而后下,玉龙饮涧万丈哪可探”。清代诗人郑子尹用“九龙浴佛”、“五剑挂壁”、“美人乳花”、“神女佩带”来描述黄果树瀑布,说:“白水瀑布信奇绝,占断黔中山水窟”。近、当代众多名人游历黄果树赞美大瀑布的诗文题记很多。 二十世纪80年代后,一大批中外名人到黄果树游览、题词。摄影师吴印咸题辞:“一泻万丈,蔚然奇观”;美学家王朝闻题:“天上来兮”;贵州籍女书法大师肖娴题:“白水奇观”;廖汉生题:“黄果树黄,白水河白,黄白相间,天下一绝”;国画家吴作人题:“奇境”;经济学家于光远题:“黄果树风景区自徐霞客来此,渐为世人所知。黄果树附近尚有旅游资源正待开发。这是一个风景系统,在世界上将占有更高的地位”。宋任穷题:“水帘洞”;作家陈靖题:“伟哉壮哉,奇绝妙绝”;史学家胡绳题:“峭壁古藤千岁松,飞流直泻碧潭中。长虹坠落银河碎,定有群仙下就重”;艺术家刘海粟题:“天下奇观”、“水帘洞”;谷牧题:“这里是集山、水、林、洞为一体的天然大盆景,国内罕见”;国际洞穴协会第一副主席D·C福特教授说:“水帘洞是世界最美的,还没有看到过如此好的洞穴”。诗人艾青:“黄果树是很美的,大家都来为黄果树写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