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佟明开: 出身于文学世家。新闻单位退休干部,从事广播电视新闻工作40余年。集编导、釆写、摄像于一身,发表大量新闻及文学作品。酷爱散文、诗歌创作,笔耕不辍,曾获全球华人诗歌大赛优秀奖,河北省文学创作大奖赛三等奖,中国语文报范文二等奖及其他奖项。现居住石家庄市,为自由撰稿人。

朗诵:宋庆龄特型一一刘新星
中国梦伟人艺术团宋庆龄特型演员刘新星。原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总工会副主席。退休后仍然为社会服务发挥余热,担任中国爱心联盟集团副总、中国成功人士杂志副总编、华人频道中国公益行电视栏目制片人、北京华夏龙飞影视公司总制片人、《泰安头条》特邀顾问等职务。

冰 儿
文丨佟明开 朗诵/刘新星
青山依旧
历史再说
七十七年前
一声婴儿啼哭
划破寒冷夜空
回荡山谷
雪夜寒光下
战士们
背靠背围成人墙
李运昌将军
手捧襁褓男婴
心情凝重
眼噙泪花
首长
给孩子起个名字吧
麻利嫂
这位寒夜引领
三百八路军将士
在五指山
冲出日寇围剿
将孩子生在冰雪上的农嫂
侧身斜卧
刚毅的目光
企盼着……
李运昌手捧婴儿
感慨万千
心情无比凝重
略加深思
坚定地回道
就叫"冰儿"吧
冰儿
多么圣洁的名字
这个在日寇铁缔蹂躏下
不幸降临人间的新生命
是兴隆革命老区的希望
是一代深情的标致
是一曲绝唱的化身
从此
这位不知姓名
人称麻利嫂
带着不敢叫出
乳名的婴儿
隐姓埋名
小隐民间
"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
一九八二年
已退实职
中顾委委员
李运昌老将军
难忘当年
在兴隆老区
艰苦革命历程
脑海时时聚焦
一个清晰场面
一位山村农嫂
分娩一个"冰儿"特异形象
无不让老人
揪心不已
老将军立下宏志
有生之年
一定找到"冰儿″母子
铁肩担道义
兴隆党史办
负责人佟靖功
为还老将军心愿
临危受命
携子为伴
踏遍兴隆革命老区
半壁山川
采访万余户
七万多人次
几进京城家访
聆听老将军诉说
了解当年情景
历时三年
终于在平安堡铁厂
找到当年的"冰儿"
时年45岁工人一一朱海清
从"冰儿"口中得知
母亲麻利嫂
真名张翠屏
父亲朱殿昆
中共地下交通员
四五年壮烈牺牲
从此
为躲避特务汉奸告密
搬迁异地
艰难度日
一九八二年
在母亲七十岁
病危之时
对儿子讲明了身世
并嘱托
不要寻求将军帮助
不给政府找麻烦
母亲过世后
身边珍藏一个
陈旧黑木匣
儿子好奇打开
却看到
内有七千多斤
当年八路军吃粮借条
一位普通村嫂
对党 对政府
对人民子弟兵
竞有如此
高风亮节
热血情怀
傲骨风范
无愧为
革命老区妇女之典范
一九八八年四月
在承德绮望楼爷孙相见
老将军热泪潸潸
紧紧拥抱
年已46岁的壮汉
当年襁褓中的冰儿
感人场景
另在场所有人
热泪盈眶
老将军
终于圆了
九曲回肠
人间悲情
二00五年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胜利60周年之际
李运昌将军及夫人
刘树屏女士
为麻利嫂
建了纪念碑
河北省人民政府
授予麻利嫂
"爱国拥军杰出人物"
荣誉称号
二00八年十月二十四日
李运昌将军
在北京逝世
享年101岁
亲身挖掘"冰儿"身世
佟老带着冰儿
应邀赴京参加悼念活动
二人回来之时
双眼红肿
悲伤不已
可见二人与老将军
友情至深
特别是佟老
更是远见卓识
不负使命
从建国初期
着重挖掘整理
兴隆革命老区斗争史实
多部书稿记录了
李运昌将军戎马一生
坚持革命光辉历程
从多角度书写
日寇在兴隆制造
千古奇劫
一代恨史
并在二00三年
央视《面对面》专栏
首次向全国人民
揭示日本侵略者
在华北 在兴隆
制造千里无人区
修筑"人圈"
惨绝人寰
人间悲剧
李运昌将军
在101岁病榻
弥留之际
为《人圈》一书
写了序言
老将军安祥地
走完了戎马一生
他的精神
他的风范
他的革命毅志
他对老区人民深厚情怀
却与世长存
激励着
众多仁人志士
不忘初心
勇往直前
如今年已九旬
佟靖功老先生
依然勤奋笔耕
成就裴然
多次授中央 省 市 县表彰
七十八岁的"冰儿"
朱海清一家
在政府关怀下
过着勤劳安稳退休生活
后人怎能想到
这位普通憨厚汉子
当年的冰儿身上
却记录着一曲
惊天地 泣鬼神
几代人为之谱写的
绝唱悲歌……


主编:谷子
审稿:何兰青
何兰青简历:何兰青(笔名,谷子)中国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市场信息报城市观察周刊(网)责任编辑,新华在线网桂林亊业部主编。桂林谷子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桂林和艺德文化公司董事长
《漓江诗韵》和《鸿玉书声》是中华诗歌联合会广西文学社微刊栏目,力求打造高质量文学平台。
《市场信息报城市观察周刊》(网)对接新闻类稿件。新华在线网,人民论谈网,华夏访谈网,中国资讯网。中国网,人民网,人民日报网络版等多个官网可帮助优秀个人,企业,协会,党政机关,学校,农业生态,艺术家们宣传报道。
欢迎来稿,热线电话;谷子13307736055.18978664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