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早产儿,
生下来就在追寻“自由”
作者:霸气侧漏的猪
来源:公众号☆世俗的力量★
现代医学里,医生们会把妊娠满28周但不足37周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但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被称为早产儿。
为什么会早产?一种比较容易被理解的说法是直立行走让女性的臀部变窄,头部发育特别大的婴儿根本没有办法通过产道,等待他的只有难产和死亡。所以自然选择让生产提前,在婴儿还未发育完全的时候就分娩,大大降低了难产的风险。
我们看自然界的其他动物就会发现,例如马牛羊生下来没多久就能跑步,四肢骨骼都有了相当完备的水平,不过几周就可以离开母亲单独觅食。
可是人生下来除了哭什么也不会,走路就更不用说了。不管到哪里都要大人抱着,吃食物也需要人喂养,更不要提具备躲避危险的警觉能力了。
所以,人类无法像其他动物那样,一出生就有生存和保护自己的能力,人类需要二次发育,需要父母保护和抚养。
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假设,人类刚生下来就是社会动物,从出生就开始融入社会。
一个人的自由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曾经追寻过所谓的“自由”。从小被家长保护,让我们更加向往自由,向往独立的生活,俗话说缺什么补什么这就是这个样子吧。
缺少自由,所以要追寻自由,这无可厚非。第一次追寻自由应该是青春期,接着是大学,再接着是进入社会。
自由是什么?我当时认为是“一个人”。一个人无拘无束这就是自由,慢慢地这种观念不断地加强。
这样的自由很容易获得,谈不上什么追求,只要你一个人待得足够的久“自由”就会不断地蔓延。
自由的蔓延让我的思考角度开始变得极其狭隘,总喜欢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用一个成语形容就是自私自利,只为自己打算,只顾自己利益。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总是一个人,不想自己还能想些什么呢?
出生的时候不自觉地融入社会,长大开始尝试脱离,接下来是要融入还是继续脱离?这是人生又一大考验。
这里我们得出第二个假设:获得自由的简单方法是一个人待得足够久。
男人和女人
我们带着所谓的“自由”又开始融入社会,这时多半会碰壁,不信的话先去谈个恋爱试试。
第一阶段,热恋时期,不论何时何地总希望能腻在一起。
第二阶段,情感稳定后,至少会有一方想要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时“自由”开始蔓延。
第三阶段,“自由”继续蔓延,这时大家会要求更多独立自主的时间。
这两个阶段处理不好结果很可能是分手,造成分手的原因从微观层面来看是“不关心对方”,从宏观层面上来看是太在乎自己的“自由”。
个人与组织
带着这样一种“自由”标签或者说个人主义标签的人不仅谈不好恋爱,他在组织内部也是相当危险的。
为什么危险?我们可以从组织维度上来解释。
从组织维度上来讲,个人的组织维度是零,公司的组织维度是一,二维组织叫封建共同体,三维组织叫做列宁党。
自由度与组织维度成反比,三维组织具有排他性。我们通常理解的社会进步性,在组织维度上来讲是降级的。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组织维度低于封建组织社会,以此类推。
让我把前面几个假设串起来。
人类刚生下来就是社会动物,从出生就被动地融入社会。因为缺少自由于是拼命地去追寻,在追寻的过程中不小心陷入了个人主义。
再回过头来发现,高纬度的组织都具有严密的组织性,都具有排他性。
这种过了度的“自由”就像主席所说的那样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
主席在毛选中提到了自由主义的各种表现,可供参考。
因为是熟人、同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作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结果是有害于团体,也有害于个人。这是第一种。
不负责任的背后批评,不是积极地向组织建议。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心目中没有集体生活的原则,只有自由放任。这是第二种。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这是第三种。
命令不服从,个人意见第一。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这是第四种。
不是为了团结,为了进步,为了把事情弄好,向不正确的意见斗争和争论,而是个人攻击,闹意气,泄私愤,图报复。这是第五种。
听了不正确的议论也不争辩,甚至听了反革命分子的话也不报告,泰然处之,行若无事。这是第六种。
见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演说,不调查,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漠然置之,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把一个共产党员混同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这是第七种。
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这是第八种。
办事不认真,无一定计划,无一定方向,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第九种。
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这是第十种。
自己错了,也已经懂得,又不想改正,自己对自己采取自由主义。这是第十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