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梦南水沟
文/刘英梅

2019年的年末,国文大哥被县里委派下乡做驻村书记,帮助贫困山村脱贫致富。
喝饯行酒那天,几个要好的文友便同大哥约好,来年春暧花开时,我们去他治理的小山村参观支持他的工作。
国文大哥走马上任后,经常发一些他在南水沟工作的照片和一些村里的风景照片,撩拨地我们恨不得马上前去游览一番才觉痛快。
可一场突降的疫情让我们都蜗居家中几个月,直到春末时节,疫情得以扼制,我们一行六七人,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终于可以踏上旅程,兴致勃勃去圆梦了。
南水沟村是沂源南鲁山镇最北边的一个小山村,与临朐接壤。村支部设在村西头的一座五间红瓦房的小院里,如果不挂上村委的牌子,还以为是一户老百姓的家呢!
国文大哥把我们迎进他的办公室,我们围坐在茶几四周,喝着他泡的香茶,听他简单介绍了一下当前村里的工作部署。靠南边窗口的办公桌旁,几个村委的干部在忙碌地整理文件资料。
稍事休息了一下,大哥便领我们一行去参观老村口的“兄弟槐”。踏上一段被岁月打磨的光滑的青石板路,拐了几拐,便看到老村口的老槐树。
“兄弟槐”是两棵粗壮茂盛的国槐树,分別站在老村口两旁,像两个站岗的卫士,东边的那棵树下立一石碑,上写: 兄弟槐三个大字。
碑上记载着石门药谷的石门里有宝库,风水师说用十姓男子从村口铺青石到石门便能打开石门上的锁。可十姓男子在铺路时累跑了八姓,只剩司、张两姓男子继续铺路,还没铺完便累死了。人们为了纪念他俩的兄弟同心和矢志不移的精神,在村口栽下了两棵国槐以示纪念。
告別悲壮的兄弟槐,大哥又引领我们进了村内。村子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山沟里,房屋都依山而建,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村中有一条自东向西而下的小河沟,河沿上有几株依依杨柳,只可惜河沟里没水,少了水流淙淙的情韵。
顺着小河沟一路向东上行,来到东村口,一池碧水豁然出现在大家眼前。那滢滢碧水,又绿又柔又清澈,一对鸭子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地游弋,划开的波纹如吹皱的缎面。岸边不远处,有两只清洗的浑身洁白的大鹅,在惬意地梳理着羽毛,一切都那么安静祥和。
大伙一下被这碧水柔情感动了,有的说:天热了来撩水玩挺好,有的说来洗衣服不错,有的说直接跳下去扑腾才爽,引得大伙一阵大笑。
大家都奇怪池里的水为何这么清亮?大哥说,池里有泉眼,一年四季不干枯。还告诉我们,准备启动水利工程,把池里的水引入村中的小河沟,这样水就不会流不多远便渗入地下去了,河沟里也会一年四季有水流淌了。
听了国文大哥的介绍,我仿佛看到: 小桥流水、绿柳人家这副乡村美景图了。
带着对碧水的留恋,我们又来到山北坡的村里。北坡的地势远看陡,走近了感觉很和缓。主街道都用水泥铺过,大多数房子都是新建的,十分气派。偶有几处老旧房子,不禁让我想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情景来。
在一条街口遇上一位卖豆腐的大婶,手里拿着个梆子,梆梆敲着,声音煞是清脆。潍坊地方的人卖豆腐都不呦喝,都敲梆子,这里与临朐搭界,风俗也相同了。
我们这儿卖豆腐都是呦喝的,大伙看到敲梆子卖豆腐,都觉得新鲜,便向大婶讨要过梆子来敲打一番过把瘾。山村人淳朴热情,微笑着把梆子给这些外来游客过足了瘾。
敲罢了梆子,大伙被国文大哥引到村子的最高处,我们终于看到了那棵有七百年树龄的老国槐了。
在坡下时,就已看到它虬然舞爪的树冠了,顺着一道古老的青石板台阶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峥嵘沧桑有几合抱粗的树干了。顺着树干望下看,那如生铁浇铸般的根盘,象龙盘虎踞一样稳稳盘踞在岩石中。令人肃然起敬,我忙双手合起拜了三拜,以示对老国槐的敬畏之意。
老国槐,历经七百年的风雨沧桑,你阅尽多少世事变迁、兴衰荣枯,却依然苍劲繁茂。你不仅是南水沟村的守护神,你更是大山的魂!你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值得我们热爱,更值得我们学习!
大伙围着老国槐观看赞叹,拍照留影,都对它充满崇敬之情。
老国槐前边有个小平台,在这里可以观看到南山秀美的风景,大伙要在这里以南山美景为背景合影。国文大哥说:“还有一处地方比这里还好,去那里合影吧。”
我们跟随大哥来到一家门前平台上,南山的风景便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像一道绿屏似的南山青翠欲滴,一簇簇新绿与深绿交叠在一起,像一朵朵浓密的绿云,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大伙情不自禁地赞叹着这秀美景色,陶醉在这一山新绿中。我心中暗赞大哥对此地了如指掌的熟悉程度了。
我观赏了一下,问大哥:“这座大山怀中好象还有一道矮山梁,那么大山与矮山之间的山谷风景会更神秘更美吧!”
国文大哥说:“是的,我去过很多次。这座大山南面的山沟也是我们村的,从兄弟槐处有条路可以通过去,然后再翻过大山回村。”
我惊㤉不已,看看大哥这瘦体格,以前又是任文职的,这一趟下来得十几里路吧!且山路陡峭难行,这翻山越岭的,可不是一般人能吃的消的。
大哥又说:“我是去巡山防火的,顺便了解一下村里的疆域地势情况。”
大哥说这话的口气,平静轻松,好似讲他去公园逛了一趟似的,看到他又黑又瘦的脸,个中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在大山里钻井队已选好了合适的地方钻一口深水井,解决村民的吃水问题。”大哥继续向我们介绍着他的打算:“我还要挨家去吃饭,吃百家饭。”
其实国文大哥去每家吃饭可不是白吃的,是带着礼物去的,还是自掏腰包。为了了解每户村民的家庭情况,大哥可真是用心良苦。早就听他介绍过,该村有二百多户,如果每天走访两户,访完也得仨多月,而他的工作繁杂众多,得付出多大的操劳啊!
我再一次望着国文大哥那张黑瘦温和的脸,分明还隐隐透着一股坚毅的力量。我坚信不久的将来,南水沟村一定会脱贫走上富裕之路的。因为南水沟村有兄弟同心的精神,还有国文大哥这样真抓实干一心为民的好带头人,就像他经常说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但愿国文大哥造福南水沟村的梦早日得圆,到时候我们定会再来为他举杯庆贺!那棵历经七百年风雨沧桑的老国槐也定会见证,见证新农村的日新月异繁荣昌盛,也见证国文大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那颗为国为民做奉献的拳拳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