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选栏目:百味清欢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觉醒来,看到这赏心悦目的景致,任谁也免不了怦然心动,即使依然有几分“浓睡不消残酒”的迷离倦意,也挡不住心头对“绿肥红瘦”的怜惜,对盈盈暗香的眷恋。当然,你可能此时正“睡梦悠闲被里藏”,但这并不妨碍你睡眼惺忪得伸个懒腰,然后去拥抱清晨的好时光。清晨时分,既是梦醒时分,也是梦寐以求的时分。当她来临,隔天的所有悲喜便都一饮而尽,管你是疾驰的风还是晚来的雨,是“夜来吹折数枝花”还是“敛翠凝红一曲歌”,她都能笑眼呈波,莞尔以对。有时她简单沉静,透明得就像秋天的湖水;有时她明媚活泼,俏皮得就像山涧的溪流;有时却又若即若离,缥缈得像湖心的轻雾,难以捉摸。她温情似水却又热烈如火,柔润如雨却又奔放如风……当你每天睁开眼,她便不由分说地跃入眼帘,由不得你犹豫,由不得你拒绝,那股热情像洪流般不可阻挡;但你对这份莽撞却是乐意接受的,因为它带着欣喜的未知,让瞳孔中的世界变得活泛了起来,灵动了起来。当你定定地望着她,想要定格她的美时,她却又泯然一笑,将沉静的面容转向他处,不与你灼热的目光交汇。她是梵高笔下星空的醒来,也是毕加索眼中向日葵的浓烈,是达芬奇心内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也是莫奈意识中光与影的微妙碰撞,她缭绕在你的眼底眉间,再黯淡的窗帘也挡不住她激烈的美。一抹色彩一行诗,半分清雅半分闲。对我而言,清晨是“深庭芳草浓,晓井山泉溢”的素静自在;是“清曙萧森载酒来,凉风相引绕亭台”的洒脱闲适;更是“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的烟火人间。我不是诗人,却想读懂她蘸着诗意画下的每一笔;是喜是悲,是淡是浓,也许在人群中,一个不经意的闪身就能让我瞬间体会。如果说黄昏是场盛大的告别,那么清晨就是场美丽的邂逅。当她像风一样掠过,你会发现,你看见了朝露的光晕,闻到了绿竹的清新,甚至听到了滴落的时光掉在身后发出的脆响,圆润晶莹的质感是那么悦耳动听。没有人会问清晨“小姐贵姓”?因为人们明白,没有什么姓名配得上她的曼曼娉婷、冰雪聪明,也没有什么称呼值得那么特别的她应和。即使有,你的声音也追不上她的脚步。四季轮回,流光飞舞,于她,都只是一霎那的情绪绽放,花开晓庭也好,凌霜影寒也罢,她自有独立远山、淡看云烟的旷达,也不拒酒暖玉颊、筵摆三秋的热闹。在乡野,散漫初春的清晨,自是透着雪覆寒溪的深沉,却也自带一股风卷四野的不羁,一冬的悲喜俱随千枝万叶出落得俏丽生动,让你忘了她曾多么冷酷无情。晚些时候踏青,如有烟雨相伴,便恨不得埋首烟波迎风而歌,抱一身春雨绵绵。在“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初春,唯有如此任性狂狷的潇洒,才能点燃宿醉方醒的灵魂。毕竟,沉寂太久,邂逅如此清新的绝美,谁又能按捺住内心的蠢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古人的愁绪怕是不干春天的事,也不干清晨的事,但若没有对瑶华处处的爱慕,对晨光泉色的向往,便不会有对芳华易逝的叹息,对流年易老的感慨。春日的清晨自是没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清,却也难免几分“春潮带雨”的仓促。或许,在微云相续的清晨,于万紫千红处与春风拥吻,倒不如在骤雨初歇后感受荷风竹露、稻香蛙声来得更为怡然自得。就连王安石都曾由衷感叹“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可见夏日的可爱绝非浪得虚名。春夏之交总缠绵,秋临冬近晚来天。秋季的天空,在清晨时分是最为爽朗的,云去云来,总是那么孤洁悠远,没有正午时分的烦躁,更没有日暮西山的落寞,有的只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豪迈畅快!而秋季的风景,不仅像油画般色彩斑斓,更如水墨般气魄非凡。且不说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无限风姿,只看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无尽意象便已令人心生向往。待到秋末冬初,清晨远上孤舟,独钓寒江雪,此时再看北风吹雁,便更觉“日暮苍山远”了。也不知是谁发明了“清晨”二字。在我看来,这两个字何其浪漫,何其风雅。在古时,美人为“倩”,美意为“情”,又曰丽水为“清”,丽日为“晴”,可见“青”着实浓缩了所有美丽的精华,而曼曼青萝伫立水边的“清”则是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最好注解。她既明丽澄澈的那么纯洁,又带着一无所有的坦荡和彻底。不顾一切的冲动让人无可救药地疯狂。而“晨”则是除去依稀星光后,日浴草木、荷锄而出,在田野悠然耕耘的时光。“清”与“晨”的结合,让清高的美人接了地气,让朴实的光阴有了光彩,让希望的种子贴近了大地,真可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了。她固有晓面初妆的姿色,却更具“浮云自开,逐退群星”的气魄。正因如此,对我而言,每一个清晨,才都会那么特别,每一次相见才都仿若初见,那种强烈的感觉,就像叶子遇到风,一旦邂逅便无法停止追逐,再美的旋转也都是围绕她而起舞。我不知道用什么词语形容她才算贴切,因为一切全凭直觉。也许我们始终无法阻止清晨的离场,就像无法阻止花瓣离开花蕊、晚霞离开天空,但当她头也不回地走远时,我们还是愿意守在当初的地点,边想边等边期待下一次突如其来的美好。
作者简介:
王丽钧,一名喜爱将生活点滴烹煮为茶的文学爱好者,作品散见于杂志、微刊、报刊。

纸刊暮雪第十四期征稿中(2020年07月出版),投稿方式:请将最能代表个人创作水平的微刊平台首发作品(新诗2~3首或诗词3~5首或散文等类1~2篇,直接黏贴于邮件正文,备注清晰作品的数量、题目加粗标识)、个人近照(需高清)、简介与详细通联方式投递至邮箱:479697088@qq.com(以此邮箱为主) / muxue_poetry@163.com(务需原创,文责自负,一经发现非微刊首发,则不再刊用)。
邮件主题请注明:《暮雪诗刊》与 投稿之栏目并及时添加编辑微信:lowe479697088以便于沟通、联系与进入选稿群交流,30天之内未见暮雪选稿微刊平台:暮雪诗刊与歌楼听雨 刊发,可另投他处;
诗刊所设栏目如下:
一 . 锐诗人(7~9名)
编委成员作品展示,可印刷作者近照
二 . 名家有约 (5~7名)
推介当今诗坛代表诗人的优秀作品,欢迎各位文朋诗友推荐、组稿
三 . 新诗紫陌(70~90名)
新体诗歌版块
四 . 古韵青花(50~70名)
古体诗词版块,要求符合诗词之格律要求,如使用新韵,请注明
五 . 百味清欢(3~5名)
散文、小说、杂文、诗评等(16开本,字数限于两个页码以内)
六 . 繁星天籁 ( 7~9名)
为鼓舞新人的创作热情,更好的进行文学传承,特开设此栏目。本栏目接受中(初中)、小学生来稿,体裁不限,投稿时请注明:学校、班级、作者姓名、指导老师姓名
七 . 同题:朝暮(10~20名)
以“朝暮”为题(文体均可,侧重诗歌)收稿邮箱:479697088@qq.com(邮件主题请备注:暮雪诗刊之同题:朝暮 投稿)。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既有“朝花夕拾”的美丽期许和回忆;也有直面“朝如青丝暮成雪”时的无力与沧桑……
八 . 诗歌英汉互译 (5~7名)
诗歌是属于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与艺术瑰宝,为表现在不同语言氛围下,诗歌艺术的差异性与统一性,展示别样的艺术美感。暮雪杂志特开设【诗歌英汉互译】栏目,由著名文学家、翻译家王磊与倪庆行老师主持,相关要求如下:
1.来稿诗歌要求:
(1)文笔优美、感情真挚,语句通顺、无生僻刁钻意象、无语法错误等,以方便“信、达、雅”等翻译原则为佳
(2)来稿诗歌数量:新诗代表作1首(20行以内),古风1~2首、英文诗歌1~2首
(3)所有来稿作品均需微刊平台首发
2.收稿邮箱:479697088@qq.com,邮件主题请注明:“诗歌英汉互译栏目投稿”,并附上简介、近照与详细通联,并务必及时添加主编微信:lowe479697088,以便于沟通联系
九 . 各大诗群、文学团体 作品展播(5~7个)
欢迎各大诗群、文学社的负责人组稿、荐稿
诗坛实力诗人推荐,彩色印刷作品与简介,并附作者高清近照(大版面宣传,需征订部分刊物支持出版。如需参加,请联系本刊主编)
书法、绘画&摄影作品欣赏(来稿作品图片需高清)
所有来稿作者的作品会依次先于纸刊选稿微信公众平台:暮雪诗刊 与 歌楼听雨 推送。以质取稿,入选与否,以编辑部每期杂志出刊前推送的目录为准,同时因版面有限,优秀的人气作品在同等创作水平下会优先刊用,入选均赠送样刊一份以供雅正(样刊免费,快递费自理)并颁发荣誉证书(制作费用自理),不认同者请勿来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