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忘不了娘(一)
文\兰花
每当唱起《母亲》这首歌 ,我的心里就激动不已,泪水就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
母亲节就要到了,这几天娘的影子,就像过电影似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晚上也常常做和母亲在一起的梦,早上醒来却是一场空。多想把美梦留在心田,把我儿时的记忆回忆一遍。做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永远的和娘在一起!

娘十几岁来到我们家,结婚才几天,爹就去当兵前线打仗去了,是娘一人把我们姊妹六人抚养长大,那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我的哥哥姐姐从小就没有人看管,娘早上早早上坡时,就将被子往炕的边上一挡 ,被子外边再挡上条长板凳,让哥姐们在炕上睡觉。当娘上坡回来,孩子们已经掉到了地下,在地上“哇哇”大哭了,娘也心疼的抱起孩子大哭起来!

娘还经常用筐子挑着姐姐上坡,系筐里一头是粪一头是姐姐,手里还拿着锄地的工具。娘是缠着小脚啊,可是走起路来却健步如飞。我们的田地在长三行,离家要有五六里地,娘一会儿就到了。将姐姐放在地头的柳树底下,就开始间谷苗子。一个来回需要好长的时间,几个来回后,太阳已经老高老毒了,晒到了姐姐的身上,晒得她嘴里都冒白沫,脸也发紫,吓得娘马上就挑起担子往家走……

这样的事经常发生 ,因为家里没有人干活,娘是家里的整劳力,是家里的顶梁柱,一个弱小的女人,撑起了一个大家庭!农忙时还多亏了姥娘家来帮忙,姥爷舅他们来帮忙收割打场。

那时候家里都贫穷,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娘就拿上布袋去邻居家想借点粮食。可是,一连走好几个门也借不到一点粮食。怎么办?还几张嘴要等着吃饭呢。就只好去自家地里,将还没有成熟的玉米掰回家来,没有成熟的谷子掐回来,拿到石碾上压开,连皮再到石磨上磨成糊糊摊煎饼。摊的煎饼软、粗的都拿不到手里,因为玉米谷子好嫩,还没有成熟,煎饼粗糙的都拉嗓子咽不下去啊!

那时候,粮食短缺,我们就多吃野菜。我们姊妹姐几个经常上山挖苦菜、弄芙芙苗、羊角叶、槐花;去树林里够榆钱、榆树叶、杨树叶,娘就将我们弄来的山珍野味,淘洗好,做成各种好吃的食物,菜窝窝头、菜饼子、菜渣豆腐等,虽不精细,能糊口也就不错了,所以现在我仍然喜欢吃野菜,剩下的饭菜也舍不得倒掉,这都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吧,不好改了!
吃的成问题,烧的也成问题。娘操扯吃的还要想办法弄烧的,一有空就漫山遍野捡拾柴火。一白天的劳作后,晚上还要在煤油灯下给我们姊妹几个缝补衣服。我们穿的衣服经常是补丁落补丁的,大的穿了小的再穿。缝缝补补三年又三年。

爹打仗受伤在医院伤养的差不多后,因为与上级失去联系 找不到部队,就只好回家了。这时,母亲也稍微轻松点,不大辛苦了!可是没过多长时间,爹又去东营胜利油田当了石油工人,没办法一切重担又压到了娘的肩膀上,娘又开始日夜操劳了!
从我记事起娘就没穿过一件完整的衣服;睡过一次囫囵觉;吃过一顿宜时的饭。我们做饭连个饭棚都没有,娘就一天三顿的将大饭锅端出来,端进去。我至今还记得娘端饭锅时的身影,破旧的衣服都成条子了,那也是邻居送给的呀!她端锅时将两边破开的衣襟顺手在胸前一系,端着黑黑的铁锅,弓着腰, 脸上都粘满了黑黑的锅灰,我看了好心疼啊!

那时,我们虽然也帮着做些事情,可是总归是小孩子,干不了一些重活,每天娘就是这样,为我们这个大家日夜辛勤的操劳着!
我们家虽然贫穷,可娘也经常接济比我们还穷的亲戚邻居,做了好吃的送点去,谁家有事情了都尽心地帮忙去做,谁家来借东西了,马上就借给人家用,有时家里没有也要想办法帮人家借到……
娘离开我们已经十三年了,这十三年来,我感觉好漫长啊!因为每时每刻都在想娘,从没有忘记娘的音容笑貌 一举一动。
娘 勤劳 、朴实、善良的优良品质,永远是激励我前进的动力,我也会像娘一样,做个勤劳、善良的好母亲!
娘,我想你了,你的恩情说不完道不尽 !娘,我永远忘不了你的大恩大德!

20-05-05
本期作者兰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