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王爱兵,退伍军人,河南省诗歌创作研究会会员,平顶山市作家协会会员,现居住平顶山,职业,人民警察。

《 重游孤石滩》
作者:王爱兵 诵读:云儿

想重游孤石滩的念头由来已久了,却每每不能成行。这一次终于放下所有的羁绊,来完成我由来已久的夙愿。沿234,330省道往西南方向行进六十多公里后,穿过常村的二道岭,顺小道上了黄土岗,孤石滩水库便扑面而来。远远望去,周边的景色已经和记忆中的有了很大变化,但水库里的水还是和以前一样妩媚,面对她微波荡漾的召唤,还有那虚怀若谷的坦荡,我这颗被红尘烦扰的心,突然就变得如孩童时代一样的清澈和宁静……
我把车停在大坝西北不远处的‘平台上,这里可以俯视整个水面。天气晴好,心旷神怡,虽然远方的孤石还不能清晰可见,但我相信随着水面上的细雾淡去,一切都会褪掉朦胧的面纱。秋日的阳光懒洋洋的投射过来,温暖而又执着,让我突然有了一丝感动,它如同儿时父亲的抚摸,那么熟悉,那么安稳。我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对孤石滩有一种魂绕梦萦的情愫,那是对情感的一种需求,一种怀念,一种失去了才觉得珍贵的渴望和无奈。岁月随风逝去,逐渐模糊了童年;青春不会湮灭,却被风化了记忆。就连曾经那条走过的小路、父亲陪我时的阵阵欢声笑语,都消逝在澧河那奔腾不息的琴声中,又在寂寞的夜里折转回来,在梦中一次次地触动我的神经。然而,今天这温暖、久违的阳光,竟然真真切切地把几十年前的那些时光从梦境拉回到我的面前,仿佛,走下眼前的大坝,我就可以再次拉起父亲的手;仿佛,登上背后的青山,可以体会迷路后,等到二哥时的欢声雀跃……
收回脱缰的思绪,我踱步到大坝前。与以前的开放不同,大坝已经被铁栅栏封闭了,一侧勉强可以通过。我穿过铁栅栏,走到大坝另一头的溢洪道,也是我儿时经常玩耍的地方。那时候觉得溢洪道非常危险,趴在上面往下看,会有胆战心惊的感觉。但是恐惧终究会被刺激所击败,我总是一个人在那里玩耍直到被二哥找回……。当然,我少不了到大坝下的工程指挥部看看,那里也承载着童年的很多记忆。顺着大坝北侧小路下去,来到指挥部大门前,看到整个院子比以前漂亮了。或许是担心寻找不到记忆中那些细节会让自己失望,我根本没有进入一探究竟的勇气,毕竟几十年过去了。让我意外的是,和指挥部大门外一个开小超市的老人闲聊,说起父亲在这里工作过,老人竟然能够说出我父亲的名字。
这是多少年都难忘的记忆啊……
指挥部旁边,是当年叶县交通运输公司的驻地。可能是父亲的原因,二哥成为了当年令人羡慕的拖拉机手。别小看这个工作,在当年,乘坐最牛的交通工具去孤石滩,也就是拖拉机了。从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晃晃荡荡地前行,是那一刻最幸福的感受。汽车,在当时也只是存在童年的传说中……
不知不觉中,我感觉逝去的记忆被逐渐唤醒了。我的最爱,我的回忆,我怎会再辜负这时光的恩赐?让它轻易的从我身边溜走?
回到驻车处,从车上取出折叠桌椅,烧水的柴炉,拿砍刀随地劈了几节树枝,点燃了炉火,一缕缕跳动的火苗就如同律动的舞蹈让我心荡漾起来。舒舒服服地躺在椅子上,微闭上眼睛,海子的诗很快就占据了我的思绪:啊!面向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我要做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啊!我就要舒舒服服地拥抱孤石滩的美了。身边有几个叽叽喳喳的孩童经过,是不是我儿时的玩伴?岸边几处垂钓的游者,你们用没用过姜太公的鱼钩?
青山依旧,石门已堵,岁月更迭,流水不腐。再次回来,已经找不到了儿时的足迹;再次回来,却无意间拾起了昨日的记忆。
愿岁月吉祥,愿回忆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