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图 文 | 小 柯
不,这不是赴约,这是一次说走就走的出行。虽然,来去匆匆,意犹未尽,但是,观赏天水南山上的牡丹花,却早在出发前的一周,就已在我的计划之中了。
南山上的牡丹花开了没有。
有一天,忍不住追问我的一位平台作者。
再过一周,就能开了。
再过一周,南山上的牡丹就能开了,我们梁上的还得晚点。
一位热情的老乡仙岭村夫也如此说,并且,发了相关图片。
再过一周,恰是我们回到天水的日子,如果运气好,应该来得及爬上南山去赏牡丹。说起来,已有十几年不曾欣赏过那一山的国色天香了,很怀念,也很神往。

听,某不是刘禹锡赏完牡丹,吟着“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刚刚远去,春风曾扬起他的衣袂。
印象之中,通往牡丹园的道路,早在十几年前就已是柏油路了,这样,更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捷。
每年一到暮春四月下旬至五一前后,天水南山上的牡丹就会渐次盛开了。于是,那段时间,从清晨开始,上山的路上就热闹起来了,推着婴儿车的年轻宝妈、打扮时尚的青年男女、骑着电瓶车载着家人的、一辆辆的私家车……前行在盘山路上,成为其中的一景。
走进园圃,各色各品种的牡丹花不再如从前那样散养着,早已被栅栏围成了一块又一块,花型分为单瓣型、重瓣型和菊花型。放眼望去,一捻红、二乔、夜光白、人面桃花......花儿开得雍容华贵,落落大方,引得游人流连忘返、拍照、赞叹不已。

早开的牡丹已在萎败,花期正盛的还在含苞吐萼,晚开的枝叶间还是一个个的花骨朵。工人还忙着给新花圃铺路、围栅栏,来年,它们将是另一片姝色。
人在赏花,花在怒放,或许,之于牡丹而言,如织的游人,是一波接一波的不速之客。
话说至尊红颜则天女帝初登皇位那一年,时逢隆冬,长安城里白雪皑皑。一日,女帝携嫔妃、女宫游经上苑,恰遇红梅花怒放,甚是娇艳。
女帝暗想:只有红梅花开,难免孤绝,如果百花盛开,岂不更好。
于是,回宫之后,她下旨:
“明朝游上苑, 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放, 莫待晓风吹。”
并命女宫于上苑焚烧,告知于花神。众花神慑于武帝的淫威,纷纷选择在一夜之间开放,唯有牡丹花不惧,凌然不开。
武帝大怒,命人焚烧牡丹,然后,连根拨去,贬去沟壑交错的洛阳。
谁曾想,牡丹一到洛阳,即扎下根来,第二年春天,枝繁叶茂,成为名动一方的“洛阳红”。现在,更是洛阳城的一张活名片。
关于这个典故,在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之中,有着更为传神的阐述,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及至吕洞宾三戏白牡丹,其实,与真正的牡丹已经没有多少直接关联了,是消灭穿山甲造福人间也好,还是上仙与民间女子白牡丹两情相悦也罢,应该属于神话轶事了。

暮春四月,牡丹花开季节。我从千里之外而来,恰好赶上了它们的盛会,于我,是造访,是收获,是重温,是带着希望而来,带着满足而归的一次圆满。于牡丹,是一年一次的绽放,不迟不晚,无论你来或者不来,它们一样花开花落花满天,华贵,香气扑鼻。
暮春,春风花草香。多想鞠一捧春风,回馈于卓然的牡丹花儿们,感谢它们年年所馈赠给我们的这一份春色。还想送一抹花香给勤劳的朋友们,又一个五一节来到了,祝福我的朋友节日快乐,生活美满。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一年近360天的蓄积,换来一周左右的极致绽放,从不会为了任何人而有所改变,这,就是牡丹,就是真国色。
然而,天水城的人们,愿意一年又一年地等待,等待它们如期怒放,年年,如此。
我,远在千里,也乐于等待。
因为,值得。
(本文系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 者-
小柯,甘肃天水人,现居江苏。个人微信平台:小柯天地(yftd201666)。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