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
无语
终于偷得半日清闲,慢步走在昔日熟悉的林荫小道。穿越在垂柳下,感受着柳枝飘荡,时而轻轻抽打在身上的感觉。繁忙的生活,家,工作,像个机器人一样的转着,多久没有这样身心休闲过,要好好静静,让身体休息,让心放下,轻轻松松的过几个小时。
雨洒不停的喷着水,绿油油的草坪生机盎然,显出活力的景象,花砖铺成的蜿蜒小路干净整洁,忽而通向广场,忽而通向假山上的小亭,还有直直通向儿童游泳池的小路。
上了假山的小亭,坐在石凳上休息时,放眼望去,右下角,还有一片荷花池,顺着台阶往下走,去看荷花,现在还不到荷花开放的季节。只见荷叶铺在河面上,翠绿翠绿的,在河水中荡漾着。
池中还有人工饲养的各种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小鱼,在荷花下面游来游去,很是有趣。有了鱼的池中,顿觉有了生命力,活泼可爱的鱼儿们也不怕人,一会上下窜来窜去,引得荷叶来回晃动着,让人分不清是风吹动的,还是鱼儿在池中故意摇摆荷叶。
顺着荷花池继续向南走,在右手边,就是一个人工湖。湖的一角,隔开,成一个儿童游泳池,有凉亭,有长椅,成了孩子们夏季乐园,许多年龄不同的孩子穿着泳衣,在水中嬉戏玩耍,家长却坐在凉亭下,看着孩子们玩。还有几艘游艇是可以出租的,游遍整个湖,去看湖的上游,可穿过木头做的吊桥,从木吊桥下横穿过去,去看整个湖面。
走累了,坐在树荫的长椅上,休息会。突然就在想,这在几十年前,应该是什么样子?
苍茫,荒凉,人烟稀少,是六十年前给人们的印象。整个小镇,十字街的四周,就是重要设施,公路两边有些民房,用不了半个小时,就走遍了整个小镇,这些都是听当年来这里的老人们说的。我也相信都是真的。
但是才过去六十多年,现在的小镇却已跟内地的相差不远。
而我所描述的,只是小镇的一角,只是紧挨着精河河畔的左侧,修建的生态园的一些景色而已。
若不是六十多年前,从各地的火车,把当年的热血青年,拉到新疆,再坐上班车分到各个乡镇场,可能有些人一生都不会知道这些地方,和地名。
但是,这个边疆小镇,却有着相当重要的地理位置。
一条国道从镇中横穿而过,是上百年从乌市到伊宁市必经之路,这条路是历代北疆古丝绸之路的重要之道。人们依靠交通的便利,加大力度发展道路的修建,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辛苦劳作,通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迎来今天看到的繁荣景象。
千百年来的一条小河从天山角下,蜿蜒流淌着,滋养着这片土地上所有的生灵。这条河,成就了这个小城镇,由此得名一一一精河。
它,就是生我养我的家乡。因为天山的雪山,精河的清清小河水,总让我想起古人的话,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总在想,因为有青山绿水,才有了生生不息的人类繁衍。因为这灵山秀水,本地曾经出现许多有性情,有灵性的人们,活跃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做出一些成绩,贡献给这个世界,不辜负这好山好水好风景!

作者简介:
郭梅花,笔名,无语,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人,出生于1973年,毕业于伊宁市中专学校,喜欢读书,写作,听音乐,唱歌,在浅墨与音符中追求心灵的纯净。还喜欢徒步,旅游。在山清水秀中寻找人生的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