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古城的“和平巷”
作者 王安德
赵薇演唱过一首歌,名为《六尺巷》。歌中唱到,“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因为赵薇是安徽人,这首歌是安徽民间故事改编而成。
过去,在基层派出所当警察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很多民间纠纷,多与宅基地的尺寸有关,也就部分与地畔分界有关。
当然,发生宅院纠纷的案件很多属于先人遗留下的最多。
很久以前,村人建宅基,在与邻家分界的地方以栽个“判石”为界,并在埋判石时,多会在坑中撒些石灰为标记,这样,房前屋后很清,根本不会发生“越界”行为,但是,后人在传承家业家产的时候,有些人,推倒旧屋盖新房,思想上有些“自私自利”,总想将自己的“界畔”向外移出几公分,因此,就发生邻里纠纷和矛盾,轻者,调解后合解,不伤和气,你好、我好,不留怨,重者,双方大打出手,引发刑事案件,这样的多,在农村太多了。

农村土地下放农户后,因田地连畔种地,稍有不甚,也会发生“你过了一犁沟,他越了几公分”,形成矛盾与纠纷。
相传,乾隆状元王杰的本家侄子王仁与邻居铁匠郭三毛并居,两家院落中间的官墙,因秋雨连绵,全部倒塌了,三毛在打新墙间,为了院子宽大,将墙根往王家这边移过一墙根,(约三尺多),王仁看见后,非常气愤,认为欺人太甚,便推倒了三毛打起的新墙,三毛不服,两家大打出手,双方都上告到官衙。
三毛在诉状中说“王仁依靠他堂叔王杰宰相的官势,横行乡里,欺压近邻,无理放墙,强夺院基,请老爷依理公断”,王仁的诉状中说“郭三毛系刁铁匠,兼有气功,兄弟五人,人多势重,往日两家为地畔不合,经常吵仗打架,他图谋报复,故意将墙打过,请老爷依理公断”,知县看过诉纸,似乎两家各此有理,真像难明。若偏郭家,王家朝中有腿,宰相怪罪下来,吃不消,若偏王家,少不了百姓要骂。“狗官巴结相爷”,前怕狼后怕虎,当真的作难呀!他干脆挂起来不管了。王仁看见县老爷身在其位,不谋其政,猜测可能三毛给县老爷进了“黑食”,因而不下判决,他怕乡里笑他无能,打官司赢不了一个烂铁匠,便写信给他堂叔王杰,连知一并告,说他狗胆包天,对天状元宰相的家事,也敢贪脏枉法,长久悬案不理。要求王杰下书县衙,勒令速办。
“宰相肚子下过船”,王杰看过他侄子的家书,自言自语道“,原是这鸡毛蒜皮的事,”立即挥笔复信,信中附诗云、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王仁接到信后,想通了”有千年邻居,无百年父子“的道理。主动给三毛陪情道歉,表明愿让三尺墙根给他。三毛想到官府官高势力,如此歉让,颇为感动,除了言明情愿息讼,也让三尺墙根,这六尺地成了乡民通行的小道,大家叫它“仁义巷”。
这个故事就发生“有故事的韩城”,后来人们将此改为“和平巷”。
状元王杰,韩城庙后村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及第中状元,官至大学士首辅,相当于宰相。两朝为官,长过四十余年。忠清劲直,老成端谨,以刚正忠直著称于世。
王杰在告老还乡时,嘉庆皇帝给他赠诗一首,其中两句话是“直道一身立廊庙,清风两袖返韩城”。
要知王杰故事,可来韩城古城,畅游韩城风景,品尝韩城美食。
作者简介
王安德,男,1960年6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陕西,韩城,卫东人,1980年参加公安工作,历任派出所副所长,所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自由撰稿人,文学爱好者,现系韩城市作协会员。曾参与韩城市公安局史志编写工作。
几年来,先后编写《红色家庭》巜暴乱冶户川》巜白叶树梁》《201》巜过年了》等文稿,撰写的巜我的女儿是第一书记》荣获全省精准扶贫奖。有多篇文稿发表在都市头条,部分作品在陕西农村网和韩城作家,韩城文学,韩城文学园网站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