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敢當”传奇故事
文图/王安德
也许你注意到了,也许你根本就没有在意,在你村,在游玩的古村、古寨。是否会发现一些“死”路不通的巷口的墙角下,贴着了“泰山石敢當”条状型石材,有些细的心人,在对面家人的面墙上挖上一小四四方方的小洞,里边放上一个泥人塑像,问村人,“这样做,有何意义”,村人回答是“图个吉利,避邪而用之”。至于更深的内涵,多人不知。
走进相里堡村的张家巷,这个不到三百长的一条东西走向的巷道,我找到十多处贴有“泰山石敢當”的石材,找到了两处“小洞洞”,寻访到四五条“死胡洞”的小巷巷。

古人云“有眼不识泰山”,这里的泰山,所指何物,在走访中,大家的共同点集中在山东的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因为东方是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而古代中国先民又往往把雄伟奇特的东岳视为神灵,把山神作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对象来崇拜,于是,地处东方的泰山便成了“万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灵之宅”。

据此所知,人们在习惯的生产、生活中,同伟大的中华民族一样,讲究的是“吉祥、吉利”、“风调雨顺”,就连的自家宅院和出入通首也作为吉祥的象征,上下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就把这种吉祥寄托在具有“神灵、山神”之称的泰山上。
那么,泰山石敢当(當)作何解释。旧俗中,凡家住屋门对桥梁、巷口或道路要冲,就在墙外立一小石碑,上刻“泰山石敢当”五字,用以避邪。
这个小小的石碑也有讲究,一般为三尺三寸高,正确的写法为“泰山石敢当”或“當”,但后人理解不够,把当错误的写,成了“挡”字。这是需要认识和纠正的。
再者,在走访中,多人误认为,泰山石敢当就是泰山上的石头敢挡住邪恶,保佑一生平安,风调雨顺,其实不然,正确的说法在于,“石敢当”是一位人名,“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末央”,敢当、所向无敌也。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石敢当是五代汉时的勇士。
众说纷云,史料有不同记载,但不论作何解释,在我的考证中,多数“能不够”的奇人、奇才都答而错之,为此,我曾写过一篇“我让老吴闪了一个腰”,记述的就是这个故事,而编辑在网站发表时则将题目改为“能不够和自能鬼的故事”。
现今人们邻里相处,讲究和谐文明,不受封建迷信的影响,但仍在农村可见为之不多的“泰山石敢当”的小石碑,说明,这也是后人对先人行为的一种精神传承和寄托,“风调雨顺”“吉祥、吉利”是每个中华儿女期盼的和终生奋斗的目标,让我们将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代代相传,吉祥、吉利,国泰民安。


作者简介
王安德,男,1960年6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陕西,韩城,卫东人,1980年参加公安工作,历任派出所副所长,所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自由撰稿人,文学爱好者,现系韩城市作协会员。曾参与韩城市公安局史志编写工作。
几年来,先后编写《红色家庭》巜暴乱冶户川》巜白叶树梁》《201》巜过年了》等文稿,撰写的巜我的女儿是第一书记》荣获全省精准扶贫奖。有多篇文稿发表在都市头条,部分作品在陕西农村网和韩城作家,韩城文学,韩城文学园网站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