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梦太空
文 /张诗音
都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星辰列张。在地球这方小小的摇篮外,有一个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宇宙,一个深邃邈远的宇宙,一个热烈而疯狂的宇宙……对宇宙的好奇与人类一起诞生,探索宇宙已是刻在基因里的渴望。对宇宙之梦的探索与时间同在,纵使岁月荏苒,人间大变,它也如冉冉红日,万年不变。可以想象,对宇宙探索的好奇,几千年前的张衡仰望星空,思考着人生与宇宙;陈子昂登上幽州台,瞻仰古今,吟唱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顿感凄凉;李商隐在孤寂之时凝望繁星,同嫦娥诉说,如痴如醉,千古名句“云母风屏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就此铸成;李白活在世间,却又与俗世若即若离,穿越悲伤,便能抵达内心的清明与平和——宇宙确实可以升华心灵;曹操声震天地地吼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豪情壮志昭然若是……最早对生活天地的认知是“盖天说”——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后来张衡提出了“天之形状似鸟卵,天包地外,犹卵之裹黄,圆如弹丸”的“浑天说”,虽仍有愚昧,但也是可喜的进步;直到公元前三世纪,“地圆说”才降临这个世界,人们可算认清了自己的家园。

梦的疆域由此拓展,延续到了无边无际的宇宙。时间的长河携着全人类共同的梦缓缓流淌,在十五世纪时猛然掀起狂澜: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从此更正了人们的宇宙观,解放了思想,给予后人站在巨人肩膀上继续前进的可能;布鲁诺在愚昧封建的年代坚持真理,同他那个缥缈坚定的梦一起坠入火海;牛顿善于思考,从生活中的细节发现了万有引力,弥漫在人们眼前的迷雾渐渐明朗;爱因斯坦发现提出相对论,同时又在量子领域为人类的探索做出巨大的贡献……在那些个混乱的年代中,这些科学家仍然踏实严谨地研究,好奇与渴望是支撑他们进取的动力。而他们用自己的身躯搭建了一条通往太空的天梯,筑梦后人。

目光回到国内,不禁为那些沧桑岁月中的砥砺前行者感动,他们是先驱,他们是英雄,他们将远古的妄想变为现实。我国的航天业起步较晚,要想成功,就必须要投入十倍百倍的辛苦。算盘打出的天文数字,充气筒吹起的“东方红一号”,无数隐姓埋名、抛家弃子的研究者,无私奉献,甚至甘愿牺牲自我的精神才使得我国的航天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1970年4月,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开启了中国探索宇宙的新纪元;2003年10月,航天英雄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第一次上到了太空,这是中国的第一次载人航天,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载人上太空的国家,那失重下的五星红旗在太空中抖动,那么耀眼;2018年12月,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着陆,这不仅是中国的第一次月背着陆,也是世界范围内首次观测到月背,实现了中国航天史上的三个里程碑。现在,“悟空”飞向了外太空,嫦娥五号将带回月球的样本,“天眼”首次发现脉冲双星系统……科学家们继续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再攀高峰!他们还将创造多少航天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星河毫不走样,人间却已然大变。令人闻之丧胆的新冠病毒正在席卷这颗蓝色星球——但小小病毒不足为惧,微米直径怎能阻挡我们赳赳爱国情!坚韧不拔,不计功名,甘愿牺牲,这精神十分珍贵,但十四亿国人无人不有!数以万计的白衣天使奔赴战场,同那些探索宇宙的先辈一样,永不言败,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不畏艰险,创新实践,时刻准备牺牲自我!情感碰撞,精神交磨,迸溅出时代的火花,洒在华夏大地,是人间的星海。

交接棒已递到我们的手中,延绵不断的梦还在继续,但我们所认识的,仅仅是沧海一粟,要想窥探一部分宇宙的真相,就必要牢记初心,承担起使命,砥砺奋斗,并为之付出一生。这过程也许枯燥,也许艰辛,但要保持信念纯粹,要有一颗坚持热血的心,才有可能到达梦想的彼岸。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和大海,我们的未来是浩瀚太空,搭乘梦想的旅舰,看那成真的梦。


作者风采:

张诗音,石家庄28中七年级学生,卓尔弟子,酷爱文学,手不释卷。文思开阔,汪洋自恣,情感深沉,气势磅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