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男子杀自家5口:
让郁抑症远离自己和亲人
原创 old 曹 开说啦
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说。
大家好,我是老曹。
南昌湾里区某小区居民熊某,因长期患有抑郁症、悲观厌世,将岳母、妻子和孩子、以及外孙后选择自杀。
此事震惊了很多网友,也给社会舆论投入了一块石头。
看完这条新闻,抑郁症,正是那块泛杀死起涟漪的石头,离岸后总有说不出去波荡感。
我们可能离抑郁症很近,又似乎离抑郁症很远。
近者,
我在读高中的时候,那一年刚好高三,有个玩得很好的同学。他头发白了,因为压力大,结果去了趟医院,医生告诉他是抑郁症。
当时,他把这个秘密告诉我。
但,一起玩的乐呵,多少年轻无知,也没太放在心上,只是同他照常上学、嬉闹。
不过,现在回想起来总有反凉,他那是的确有点沉闷和孤寂。
远者,
有两个名人得过抑郁症,通过网络和小品知道的。
一个是乔任梁,阳光帅气的男孩,谁也猜不到天使面孔下是灵魂的脆弱,最后他选择了自杀。
另一个是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白云大妈(宋丹丹)问崔永元,“听说你最近郁郁了”。
那时,我们都把它当成个段子和笑料。其实,崔永元后来在书上提及过,他真的得了郁抑症。
抑郁症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没有得过的人,定然无法体悟,也无法做到感同身受。
然,抑郁症最大的后果和伤害,就是——生命的堙灭。
它如果一个顽强攻击大脑神经的恶魔,纠缠不清、钻进死胡同,让你被其所擒获。
看过一个“伪科学”视频,说蚂蚁被一种细菌寄生,会把蚂蚁杀死,接着操控蚂蚁的驱壳继续爬到树枝上找适合生长的地方,到此蚂蚁的使命完成,细菌疯狂繁殖寻找下一个宿主。
或许,抑郁症就是这样的细菌。
操控人的精神和驱壳,直至死亡、且如行尸走肉,陷入无比的黑暗深渊,而周边的人感觉不出来。
直到抑郁症达到了“繁殖”的顶峰,这个人的“宿主”也就完成了使命,选择了最为极端的方式结束周边的一切,包括最爱的人和最宝贵的东西。
生活在快速发展的文明现代社会,生活工作压力大、节奏快、空间窄,心理和身体处理不过来的人情交际、应对不完的困难问题、数不尽的挑战和危机,是不少成年人必须每天面对的“柴米油盐”。
或许,郁抑症有了滋生的群体土壤。
然郁抑症终究是自己与外部、内心与内心的对话抗衡。
最近爱看《王牌对王牌》,比较喜欢里面一个帅哥,花花。
他之前参加过快乐男声,拿了冠军,这一届因有谢霆锋,我是看完了的。
当时,就感觉花花是个幽暗里走出来的人,声音和歌风比较“诡异”,当时我的确是这么认为的,不过才华是掩盖不了的。在小鲜肉横行的年代,他可以算是实力派了、真正的那种。
在一期节目中,他也坦言自己得过抑郁症,讲述了自己在王牌节目中找到了温情和温暖,让自己不一样起来,阳光重新洒满路上。
王牌里面,花花属于到了自己就说、就动手的人,既不会抢位、也不会冷场,“该表现就表现”,乖乖的邻家男孩模样,阳光、帅气、才华、独特,让人喜欢。比起之前那种冷幽、深暗多了很多人情味和丰满感。
所以,郁抑症不是天生不可逆的单向吞噬,也是可以挣脱和刺破的“纸老虎”。
一个强大的人和勇敢的心脏,是走出抑郁的内因。
选择与快乐、“范二”、心大和粗枝大叶的人同行,让开朗传递开朗、活泼摇曳活泼,互换心门钥匙,就会感悟到阳光照进,杀一杀精神细菌和雾霾。
诚然,并非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贾玲、沈腾这样智慧、幽默、懂生活的智者。
这个社会,需要爱与关怀。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伸出自己的一点热和手,搀扶身边每一个朋友和亲人。
有时,物质乏匮远远没有思想乏匮来得恐怖。
愿相处圈子的每个人,都彼此融通互流,采掘快乐源泉,驱赶抑郁尘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