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围栏和挡板中生存
文/陈祥建

天气趋热,疫情渐散。大风暴过去后的武汉,街头巷尾留下那些色彩艳丽、七零八落的挡板、围栏,形成一道别致风景...
我不知道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是不是因为这些围栏挡住了病毒?还是决策者的英明果断采用围栏困死病毒?在病毒泛滥时,专家们一再告诫我们:除勤洗手戴口罩等外,保持人与人之间一定的距离,也可以有效防止传染。这些围挡除了人为的堵住正常通行、让人们生活极不方便外,还逼迫着人们从各条分散的小路,汇聚在一起拥挤的走在一条路上。这到底是限制了病毒?方便传染?还是限制人?其实,稍有一点头脑的人都知道,这完全是脱了裤子放屁,劳命伤财。
围栏,把一条条好端端的路堵了,咱们无非多走几步,却害苦了那些靠小店小馆支撑着生活的老板们。为了生计,那些被围困的商店老板们,使出浑身解数,想尽各种方法,呈现出各式有特色的围挡奇葩,开放在武汉三镇:有的在围栏接口之间,直接撕开一道小口子; 有的站在板凳上,隔着挡板叫卖; 有的将货物摆放、或挂在围栏上; 有的在挡板上写:正在营业 请绕行; 有的干脆在围栏上挖个窗口,当商店柜台使用; 有的甚至把围栏推倒丢在一边....
重中之重的武汉,随着形式好转,疫情降低、安全升级,不久将会成为最安全区域。这些围栏、挡板也必定留在你我的记忆里...
陈祥建
2020年5月2日









作者简介:
陈祥建,男,1957年7月出生,长航退休工人。1980年开始在《海员文艺》巜长江日报》巜武汉晚报》巜中国交通报》《中国河运报》《长江航运报》巜深圳特区报》《乌鲁木齐晚报》《荆州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诗、小小说、报告文学、新闻报道等。90年代弃笔从商,2018年7月同学聚会,发现网络平台,一年多来发表了近一百来篇文章,现在笔耕不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