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希望你学会感恩师雁平
曾有一张照片,铭刻于人们心中:一个两岁的孩子在确诊不是新冠肺炎后,他出院时给护士长深情地鞠了一躬,还说着:“谢谢护士妈妈。”护士长赶紧鞠躬回应。这张医患之间互相鞠躬的照片湿润着我们的眼睛。
在这个两岁孩子的言行中,我们看到的是:感恩。
感恩,不需要多少豪言壮语,有时也许就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感恩,是一个人从内心深处散发出的美德,是一种处事态度。
今年寒假,我们经历了特殊的考验,相信身处其中的孩子们也一定是“历经了风雨”般成长了不少吧。这段时间里,我们又何尝不是看到了无数医护人员、无数志愿者感动的画面,“孩子,希望你学会感恩”,这是在这次疫情后我最想对你们说的话。
感恩家人。家里的亲人为你所做得一切,你是否觉得这都是理所当然?你是否真诚地说过“谢谢”?父母带给我们生命及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在生活中给予我们点点滴滴的关爱与照顾,你是否想到要对父母说声“谢谢”呢?我记得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个女孩和妈妈争吵后离开家,在她行走了很长时间后又渴又饿又累,她看见路边卖面条的小摊,在她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后,老板很热情地为她盛了一碗热乎乎的面,她立刻热泪盈眶,感动地说:“我与您非亲非故,您却对我这么好。”老板却说:“孩子,我只给了你一碗面,可是你的妈妈给你的何止是这一碗啊!”那位女孩顿悟,连忙跑回家,一进门就看见妈妈含着泪的笑脸,“孩子,你去哪了,怎么刚回来,看,妈妈给你做得饭都快凉了。”听到这,她更是无语凝噎。孩子们,我想你们此时也一定被故事中的母爱感动了。
感恩有大爱的人。在这次疫情中,涌现出无数“舍小家顾大家”的人们,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不光有奋战在一线的那些医护人员们,还有其他领域的守岗尽职的工作人员。为了早日取得胜利,他们多少个日日夜夜不能陪家人,不能休息。这时我们要从这些身边的英雄身上,学习他们的品质与精神,从中汲取力量并告诫自己,努力做一个有大爱懂奉献的人。我深深地记得,我们都宅在家里的那些日子里,你们被来自各地的报道感动着,自发地写文发声呼吁,来表达自己为祖国加油的心声。那段日子,在我宅家的记忆中,除了疫情的报道就是你们的身影。一张张手抄报、一幅幅绘画作品、一声声深情地呼唤与朗诵,献出着你们的爱心,那时的我时常会有幸福洋溢在脸上,这是因为你们让我看到了由感恩激发出的真情。我还记得李欣燃同学灵感而来写下一首小诗《最美中国人》:“你就像一条逆流而上的鱼,当病毒到来时,你不顾自己的安危,迎难而上…… ”。诗虽短小,却很真诚,浓浓的感恩情融在字里行间,浸在你们幼小的血液里。
感恩高科技时代。由于疫情还没有彻底消除,我们暂时要在家里上网课进行学习。毕竟是网络授课,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性,交流起来也不是很方便,费时费力总感觉不出效果,有时还会出现崩盘等现象。于是偶然间老师听到来自你们的一些抱怨:又掉线,连个麦那么费时间,怎么又黑屏了?卡卡卡,太卡等等。但你们想过吗?17年前非典时,那时的学生缺少现在这样的高科技辅助他们学习,对于当时的学生来说,你们现在的学习条件就是他们的梦想。即便是在当下,依然还有处于贫困地区的孩子无法上网课,同在一片蓝天下,可有多少眼睛期盼地望着你,羡慕着你。知道吗,老师都一直在羡慕着你们——我的幸福的孩子们。
懂得感恩,那是阳光洒在身上般的享受;懂得感恩,那是思考和进取的态度;懂得感恩,那是带着充满爱意的行动与力量前行;懂得感恩,才会倍感生命的幸福与无限珍贵。
孩子,希望你学会感恩。

师雁平,内蒙古包头市名教师,出版文集《且行且思》《小豆和她的同学们》《金色诗行》,并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在2019年为新中国70华诞而创作的诗《致敬,我的祖国》,师生齐诵,并在学习强国上播出。
曾参与《教育家》官微网、人民教师网诵读。正在录制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并创办《师雅轩》微信公众平台,诵读作家、诗人原创作品,会员遍布全国。
2016年9月在内蒙古包头市创办雅轩书屋读书会。
2017年5月,创办燕子小分队红领巾书会,又称“怡情诵读”社团。
2017年9月在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东达山艺术区建立创作基地。
2017年11月17日,在江苏成立“雅轩艺苑”读书写作分会。
2018年2月18日成立“雅轩师友”读书写作分会,会员遍布全国。
于2018年起任“包头市女子书法协会理事”。
于2019年10月10日起任“包头市九原文化学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