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从危房里面想到的
文/于公谨
很多年前,还是在老家的时候,有一个邻居,新盖了房子的。这应该是很多人羡慕的事情。因为我是一个孩子,所以总是觉得,住了新房子的人,过得日子也会红红火火,否则也不可能会盖起房子。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能是过了一年,还是两年,我就记不住了;只能是记住那一年雨下得很大;我就听说邻居的房子,有一面墙耐不住水泡,可能要倒了。于是找了很多人过去帮忙,把墙用木头撑住,不让墙就这样倒了。
当时就想,新房子,怎么会变成这样?要知道房子都是挖地基;而且,我们所在的地方,是辽南,是丘陵地带;我们所在的屯子,也是在半山坡上;地下是坚硬的石头,并不是松软的泥土,怎么可能会有水浸泡?因为半山坡,雨水会自动地流过去的。这让我有些想不明白的。还有,即使是有水的浸泡,也不可能会就这样松垮的。因为石头,并不是土坯,经过水的浸泡,就会变得松软。很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是让人感觉到意外的。
只是年纪小,即使是有着疑问,也是很快就会忘记。后来,三姨家的二哥无意中说起了这件事情,让我知道了里面的原因。邻居的房子,盖得时候是很仓促的,并没有做好准备;用一句话,就是想要造成事实。当时,他们是和老人住在一起,有着很多的不方便;所以才会盖房子。当时家庭条件不允许,却并没有好的办法。可以说,石头都是现拉过来,就这样一面砌,一面准备。而仓促的另一方面,就是选址出现了问题。
为什么是选址有了问题?在农村住过的人都知道;即使是城市的人,也应该知道,在山坡上,也可能会有窝水的地方。邻居的选址,就是选在了窝水的地方;所以下雨的时候,那个墙壁就会承受不住。不过,这样还是撑下去了。过了很多年之后,房子依旧是存在的;只是邻居都已经病逝;所以他的孩子,把房子进行变卖。农村的房子不值钱,只不过是买的人家,为了买一个房基地,想要拆了重建而已;所以才买房子的。
房子里面依旧是用木头支撑的;并没有进行任何的维修;如果是盖成原来的房子,也只能是再一个邻居。而新买房子的人,是想要盖混凝土的,所以是否潮湿,就不在考虑的范围。有人好奇地用腿蹬了一下支撑的木头中的一个,并没有用力,可以说只是简单的触碰,那个木头应声而断;所有在场的人都吓得立即跑出来。用他们的话说,只是危房,怎么住下来的?这就不知道危险吗?就问邻居的儿子;邻居的儿子说,不知道。
房子最后是拆除了,只能是成为记忆的一部分。很多时候,都没有忘记,那个房子给我的印象太深。我们可以说,是农人的目光短浅之类的话,或者是说不顾危险的话;可能会说这样的人很笨,这样的人很蠢什么的。问题是,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而且是经常发生;就像是昨天,看到一个人在过马路穿越红灯一样;不知道威胁吗?可能这是说个人的行为。问题是,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某些当官的身上会怎么样?会有多少损失,会有多少人会因此而失去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