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摘自网络)
村囗有棵老槐树
李东升
(叙事诗)
一 、序曲
村口有棵老槐树
岁月拉长它的枝条
风雨吹皺了它的皮肤
老槐树啊老槐树
谁栽下的你
你有多大岁数
至今村里人谁也说不清楚
可山沟里的家常理短你都知道
你就是村史的一部书
二 、爷爷的爷爷和老槐树
解放前有一年
赤地千里闹灾荒
村民们撸光了槐花
摘净了槐叶
才保住了灾年的家家户户把苦日子渡
从此后乡亲们把老槐树供奉成生命的树
每到春头
全村老少都来跪拜
至今成了子孙传承的山村民俗
爷爷的爷爷
受不了这年年苦熬的日子
走出山村
祭拜了老槐树
赤条条下了闯关东的路
从此后 爷爷的爷爷
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传出
奶奶的奶奶
每年春头上在爷爷的爷爷
上路的日子里把满头白发梳梳
风雨无阻来到老槐树下
望着通往天边的朝曙
跷首渴望着她回归的丈夫
年复一年
直到哭瞎双眼
她依然还依偎着老槐树
捧着一颗燃烧的心
去温暖这条丈夫留下足迹的崎岖山路
奶奶的奶奶
临终前
让爷爷把她放在老槐树下的
坐椅上
倾听着远方的脚步
咽下了那口百般挂牵和孤独的
思夫之苦

三、爷爷和老槐树
当铁蹄踏碎河山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爷爷在老槐树下
扯起抗日的大旗
血雨腥风里
餐风露宿
与鬼子拚杀了八年的爷爷
把生命奉献给了他深爱的
这片沃土
骨灰深深埋进了这棵老槐树的根部
鬼子几次毁了山庄烧了老槐树
第二年开春
树芽又顽强的露出
让神奇化做老树新绿的铮铮气骨
老爷爷的魂魄渗透进这棵大槐树
不屈的精神洗刷了民族的耻辱
让投降的日军趴在地下
叩拜死不暝目的老爷爷
老槐树下垂首奉上大和民族的投降书
大槐树的枝条随风摇摆着
同乡亲们一齐庆贺
抗战胜利的锣鼓喧天载歌起舞
四、父亲和老槐树
内战结束
五星红旗迎风飞扬
江河山川换了新颜
人民当家做了主
父亲成了村支书
老槐树下发誓要带领乡亲们
用汗水开拓出全村福裕的幸福路
打那后
社员跟着他的身影
劈山引水修渠道
垒堰屯土造梯田
走过了互助组
办起了合作社
迎来人民公社大集体
砸了铁锅炼钢铁
不起炉灶吃食堂
敲响大跃进的锣鼓
高举三面红旗向着共产主义
迈开大步
踌躇满志的爹累弯了腰
累断了筋骨
修好通往村外的山道
一口血喷洒在槐花盛开的四月初
从此满山遍野的映山红
开的更加鲜艳夺目
老爹一生流血 流汗
也没把山村变富
他搂着老槐树找答案
老槐树低头看着他摇曳着枝条
摇出了无数个难解的题目

五、我和老槐树
忽闻一夜春风吹
槐花绽放老槐树
花香扑进农家院
小康日子有了巨手绘制的雄伟兰图
乡亲们选我当村官
老槐树下唱新谱
致富脱贫撸起袖子加油干
改革开放劲头足
村工厂办在家门口
多种经营带富了山村的家家户户
耕种网上找信息
锄镰铣镢从农耕舞台謝了幕
机槭化种收肥沃良田
稻菽飘香美了今天种粮的主
新时代的新农村
喜事天天不重复
如今农家逢盛世
春满山川百花开
夏染农家绿如诗
金秋捧出丰收果
冬雪飘荡着明年的谱
酒浓笑语飞出屋
尾 声
啊 村头那棵老槐树
再没有人摘叶,撸花充饥饿
你容颜虽老
但枝繁叶茂闪耀着一代代乡亲
记忆的旦夕祸福
啊……
春夏秋冬各有个性的老槐树
見证了村史风云变换绝妙凄美的故事
一出胜一出
作 者 简 介
李东升, 男,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戏剧系导演专业。原泰安电视台文艺部主任,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从艺五十年。五十年里,创作的戏剧小品《主要任务》,曾获得中国首界戏剧小品电視大奖赛二等奖(与倪萍合作),轰动当时正个社会,《人民日报》《光明曰报》,都曾有撰文评论。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天上的伙伴》,获全国电影文学剧本“夏衍”奖,是山东第一次拿到此奖。
执导的电视剧《金兰》曾获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同时获电視剧,“飞天”二等奖。执导的《泰山挑夫》,《保一方平安的人们》,儿童电视剧《春眸》等多部电视剧获山东省大奖。並执导大型电视综艺晚会《携手跨越明天》,获全国电视综艺晚会“星光”二等奖。
还有《三山五岳贺新春》、《黄河,泰山》等几十台电视综艺晚会获央视及山东省大奖。
创作的歌词几百首,不少已被省及央视晚会、电视剧主题歌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