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贝给我讲了一个没有结尾的故事
作者/学慧老师
说有个小朋友去学本领,回到家,爸爸问他今天学到了什么。他回答说:“我学到了小青蛙是呱呱叫的”;第二天,小朋友又去学习本领了,回到家爸爸又问他学到什么,“我学到了小狗是汪汪叫的”。爸爸摇摇头,故事讲完了。
也许我们正好可以和这位爸爸一起思考:什么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我们每一天都精进地努力着,努力地创造,努力地幸福,看起来非常高能,透支着眼睛,忙坏了嘴巴,飞速转动着大脑,心意游遍了古今中外杂谈怪事多少圈,到了晚上疲倦的躯体像关了电闸的工厂,落寞虚空,沉沉睡去,第二天又在“我很棒”“我能干”“快起来”的大棒甜枣咒语中醒来,继续开动。日复一日,忙碌非凡。唯有耳朵常常是静默的。“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被忽视的耳朵听不到静静的钟摆声,惊艳的花开声,听不到美丽世界真正的声音,更听不到内心深处的声音。
今早映入眼帘的新闻是有位产后抑郁的母亲,抱着三月大宝贝高楼坠亡。篇末的数据让我一惊:产后抑郁已经是最大杀手。
人类的危险一直与每个人同在,它正伺机而动。看得见的疾病和灾荒让人警觉,看不见的危险已经幻化成魔寄居在我们灵魂的隔壁,“骄傲”“贪婪”“享受”“乐趣”“自我”这些精微的感受已经被我们默认成朋友,我们在拼命地讨好这个危险的邻居。而且我们浑然不觉危险,反而认同这是快乐。
其实灵魂什么都没说,也没有什么要求,我们错把他的邻居——魔幻的心意当成了朋友。
心意想要爱,想要关注,想要被尊重,想要陪伴,想要认可,什么都想要,满足了一点,想要两点,满足了两点,想要更多,更多,更更多。要不得的时候难受、愤怒、暴力、恐吓、哀伤、无助、逃避、放弃生命……
身体是用感官组合的一辆车,灵魂才是这辆车的主人。即使身体这辆车获得了众人趋之若鹜的荣耀,亦或是天底下最悲催的伤害,对于灵魂而言,都是不相关的。灵魂寄居在身体里,没有灵魂的身体,生命就结束了,被灵魂抛弃的身体就是一堆化学燃料。如果没学到生命的科学,生命的使用说明,自然就不会知道怎样正确地使用身体的这辆车。
由于灵魂的使命是体验和观察,他的本性是安静的,没有要求的,也没有欲望的,他常常在静默中感觉心满意足,但讨巧的心意却不能允许,好动多变,飘忽不定,易受吸引。
如果生命交给了心意,就意味着接受心意的领导。心意的功能是不断地给与暗示、说服、制造迷惑,然后使人认同、保持在这个迷惑中。心意就好像蓝天上的浮云,在安静的背景下翻云覆雨,时而快乐,时而忧伤,得到狂喜,失去悲叹,犹如冬夏春秋,恒常变化,于是生命就这样在这个冒牌驾驶员的引领下体验悲欢离合。
但这并不是生命的真相。太阳不会因为有云而失去光辉,即使有贪心的云想要遮住太阳,由于它善变的本性,最终也会不了了之。只有不断追寻生命真相的人才能有耐心看到。
其实造物主并不要求人类所谓的成就,历史中的人类又创造了多少真正有利于这个世界的成就呢?我们用有限的经历又做了多少有利于他人的事情呢?过度透支的生态资源,人为造作的生活方式,为争夺私利而进行的争斗此起彼伏,最终难免沦为今生短暂的悲叹。
人生,原本只需要做减法,去繁就简。简化生活,减去分心的杂事杂物,不被碎片化的信息消耗生命的能量,静下来,慢下来,听听心怎么说,一颗被倾听的心是不会碎的,自然也不会迷茫。听过一句话:万物春天肆意生长,夏天爱恋相依,秋天萧瑟别离,而在冬日寂然皈依。
生命的使用说明需要细细品读。倾听,只为听到心灵深处的回响。学习,只为净化身心,恢复与本源的连接。人类的职责是永远不要忘记造物主从未离开的爱。

[作者简介]学慧老师,亢学慧。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儿童潜能开发训练师。巴克提瑜伽爱好者。十余年教育一线工作经历,致力于文化家庭的创建,尤其关注女性与儿童教育领域。曾应邀参与黑龙江母婴杂志讲师团对各县市的教育宣讲,对部分教培机构做师资培训,在社区建立儿童经典诵读班,向邻里宣导经典教育对家庭和儿童成长的意义。个人信念是:简朴生活,崇高思想,亲近经典,以圣为师。个人的教育愿景是祈愿每个宝贝都能得到智慧妈妈爱的引领和保护,在风斜雨急处立稳成长的阵脚。爱来自爱,爱来自给与。母爱是世间最接近神性本质的展现,焕发社会正能量,培育高品质的后代,我愿从自身的教育成长开始,传递这门爱的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