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说山野菜
文/李振芳
小时候,挖野菜成了我们农村孩子的家庭作业。每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际,我们村里的娃儿就呼朋引伴,去野外的田地挖野菜。最开始吐绿的应该是小根蒜,也叫野蒜。当时,是因为家里没有什么新鲜蔬菜可以下饭,于是十几岁的孩子都挎着篮筐,结伴同行。复苏的大地松松的软软的,在还没有耕种的垄台旁,宿生出一簇一簇的绿叶像韭菜一样的小根蒜。我们小孩子当时也没有手机电脑玩,连电视都没得看,这也许是我们视力普遍好的原因吧!挖菜视力好不行,得看谁眼尖手快,一到大地,我们就分散开,各自为战。小根蒜也许是家庭意识很浓吧,它们很少耍单儿,只要找到就是一簇连大带小一大家子,而叶又大又肥者,它的蒜头也大。找到了,就放下篮筐,用菜刀(我们一般拿的都是家里的切菜大铁刀)在小根蒜苗上夸一下,夸去去年的已经干枯的宿叶,而新叶柔软,不怕夸,然后在蒜旁边约一寸远下刀,右手握住菜刀把,左手按压菜刀背,尽量按到深于小根蒜的根部,再用力一撅,白花花的小根蒜头就从土里被挖出来了,然后双手一起从土里把小根蒜抖落出来装到篮筐里,拿起菜刀,再找寻下一簇绿苗。有时候小根蒜衍生的厚,我们就可以不用跑的太远,就能挖满框。如果天气尚早,太阳高高,我们就在回家的路上,把菜摘好,除去陈杂,只要到家用水一洗,就可以蘸酱下饭吃了。那时候,不知道小根蒜有什么好处,只知道挖回来,全家人就可以有菜吃,不至于筷头蘸酱干吃饭了。现在有网络了,查看一下小根蒜的食用价值,哇,它原来有这么多的好处啊!小根蒜,也叫野蒜,可食用。味道鲜美,可以增进人的食欲。且含有蒜氨酸,甲基蒜氨酸,大蒜糖等成分,能促进人体营养的吸收,有益于身体健康。同时,它还有消涨止痛、驱寒去痹、通阳散结、下气行滞、促进代谢、强健筋骨等疗效。现在才知道,这野蒜,简直是上帝赐给我们人类的宝贝啊!

还有一种野菜叫曲麻菜,也是春季我们这里的一种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的野菜。曲麻菜一般在播种农作物之后才出来,所以我每次挖曲麻菜都告诉小伙伴,别碰到庄稼苗。我家乡的黑土地,在庄稼苗还没有长高之前,遍地都是这种野菜,在它长五六个叶的时候,是最好吃的时候,味道微苦,但脆嫩,我们每天都能挖一大筐,供全家人吃。夹上一筷头子曲麻菜,往大酱碗里一蘸,大酱是自己妈妈做的发酵好的希希的黄豆豆瓣酱,味道很特别的,再就着黄灿灿的小米饭,一大口曲麻菜,放到嘴里,细细的咀嚼,把菜叶嚼烂,汁液嚼出,再趴啦一小口小米饭,那种野菜的鲜美让心里得到慰藉,那种满足感能除去一天的劳乏。还有全家七八口人或更多人围坐一桌,那种感觉,啊,现在是回味无穷啊!现在想起来,我小时候,我家兄弟姐妹七个,加上父母和爷爷,奶奶去逝早,不记得和她共餐的事了,那我们就是十个人,我们简直是天天聚餐啊!食物虽然简单,但可都是纯绿色无污染的啊!我算了一下,那时候的一顿小米饭,管够吃的山野菜和几把大葱,一碗大酱,折合现在的人民币四五百元啊!
现在的大地,没种地之前,简直是寸草不生了,因为农药化肥的使用,野菜全被消灭掉了。如果还想找野菜吃,那就去林间草地,没有用过农药的地方吧!而林间草地小根蒜和曲麻菜很少,婆婆丁居多,没有小根蒜和曲麻菜,婆婆丁就是我们春季餐桌上最奢侈的野菜了!蜗居市区,吃点山野菜,回忆过往的生活,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但很想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千万不要到了饥饿非因无米,饥渴非因无水的境地,才去回忆过往的生活!真到了有米不能吃了,有水不能喝了的时候,恐怕我们欲哭无泪,悔之晚矣!

怀念小时候的生活,怀念那简单而奢华的饮食,怀念那团团纯纯的一家人!

简介:李振芳,1966年生人,1989年毕业于绥化师专。现职为肇源高中语文教师。爱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