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摩诘经》修学笔记(卷四)
《只要心无高下 国土自然平整》
作者:吕兴福
在听了佛对宝积有关净土的开示,尤其是听了关于“心净则国土净” 的开示后,“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国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
我们先看这句,“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舍利弗心里犯嘀咕,怎么说是承佛威神呢?因为这都是示现的,佛心和舍利弗的心此刻是相通的,因此,这是心的交流,故说是承佛威神。
舍利弗作是念,他是这么想的:如佛所说,菩萨心净则国土净的话,那我们的世尊在累劫行菩萨道时,心难道不清净吗?如果清净,那为什么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如此的不干净呢?
舍利弗的这个心理活动就叫设疑、即设置疑问。
菩萨心净则国土净,这是世尊你自己说的,你当菩萨时心要是清净的话,你的国土怎么会是五浊恶世呢?
问题提出来了,这也是一种请法的形式,丝毫没有对佛的不尊重或是怀疑的意思,只能说是心有灵犀,不露痕迹的配合而已。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于意云何?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佛知道舍利弗的想法,不用问出口,就对他说,你意下如何呢?难道说天上的太阳和月亮不是清净光明的吗?当然是清净光明的,可盲人却看不见,这难道是日月的过错吗?
舍利弗回答说:“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过和咎是同一个意思,都指过错、过失。这里的意思是回答佛说:是瞎子的过错,并不是日月的过错。
佛就这层意思继续演绎:“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国土严净,非如来咎。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
佛告诉舍利弗,由于众生罪障的缘故,看不见如来国土的庄严清净,责任在于众生的罪障,并不是如来的过错。我所在的娑婆世界国土清净,而你却看不见,当然是责任在于你而不在于我。
娑婆世界,这个如来国土到底是否清净,理证教证是不够的,如何证才算圆满,才能真正令我们信服,我们就跟着经文一路证下去。
尔时,有一位被称为螺髻的梵王对舍利弗说:勿作是念,快别这么想,别认为我们所在的这个佛土不够庄严不够清净。为什么呢?我所见到的释迦牟尼佛的这个娑婆世界如来国土是清净庄严的,就跟自在天王所处的天宫一样的清净。
同一个娑婆世界,大梵天王见到的和我们见到的,其情形完全不同。
舍利弗听了梵天王的话后说:我所看到的这个世界,到处是丘陵沟壑,坑坑坎坎,荆棘丛生,沙砾遍地,到处充满了恶秽不净。我们娑婆众生眼里的国土也大概如此。我们看一个城市,中央广场、国贸大厦、几条主干街道还算可以,一旦到了旧城区、城乡结合部、工厂企业毗邻区、到处乱糟糟的开发区,真是不咋的。大城市如是,中小城市有过及而无不及。但螺髻梵王的看法却完全不同于我们。
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这句话的语气有点像我们中国古圣贤说话的味道,之乎者也,翻译得很合我们的口味。
意思是:因为大德您的心有高下之分别,还未能达到佛的智慧,因此看到眼前的佛土不庄严清净罢了。
这段话我们要记着,堪为我们修学路上的至理名言。
螺髻梵王接着说了下面的话:舍利弗,菩萨对于一切众生皆作平等观,由于菩萨们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够看到我们这个世界的清净庄严。
听了螺髻梵王的话,我们当仔细观照,平等心是何等的重要。
接下来,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
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变化出了一个全新的国土,对于我们来说,以为是幻化,而对于诸佛菩萨来说,这就是真实!
只见正跏趺而坐的释迦牟尼佛,足指按地,即用脚指头触地,奇迹当下出现了。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被若干种(如七宝等)百千万亿珍奇异宝装饰。佛者,就像宝庄严佛一样,国土者,就是无量功德宝庄严之刹土。
一时,庄严殊胜非常庄严的景象出现在大众面前。更有甚者,当时与会的一切大众,都看见自己坐在宝莲花之上,真正是稀有难得,大众们赞叹不已。
佛问舍利弗,你现在认为佛土清净庄严吗?
舍利弗回答说:是的,世尊。从来没有看到过,甚至也没有听说过,今天亲眼看到了佛土的清净庄严!
佛又告诉舍利弗:我佛国土,一直清净,就是这个样子,只是为了济度根性顽劣者的原因,示现出一个众恶不净的国土罢了。就像诸天众生,都是用同样的宝器食具,可随着使用者福德的丰欠不同,饭食的色泽和质量也就变得不尽相同了。
因此,佛总结说“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
经典告诉我们,当佛显此国土无比清净庄严的时候,宝积连同一并前来听法的五百长者子,皆得无生法忍。
另有八万四千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真是殊胜之极。
这时,佛收敛神足,即收起刚才触地的脚趾,眼前的世界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与会的原本有来求取声闻小乘的,大约有三万两千诸天及人,知道了一切有为法皆是苦空无常的,一时远离尘垢而得法眼净。
八千比丘,从此不受诸法的缚缠,烦恼尽除,心开意解!以上,即《维摩诘经》中《佛国品第一》的全部内容。(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吕兴福,文学家、佛学家,著名诗人。惠川文学社创始人,惠川文学社名誉社长。中华诗歌联合会执行委员、首席顾问。几十年来潜心研究文学、佛学,颇有造诣。出版散文集两部;诗集三部;佛学研究《指归自性》一部;编著《筑梦军魂》纪实文学一部;还有近千万字的文学、佛学稿件在陆续整理出版之中。



中华诗歌联合会编辑部


(长按或扫二维码、欢迎加入中华诗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