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国渠颂
文/丁彩玲
展开历史的画卷
一个名字跳入我的眼帘
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惨烈
秦国霸守关中平原
韩国”疲秦”策略罕见
却成就了秦王万世之功的心愿

郑国主持灌溉渠的修建
西引泾水东注洛河
经历了十多载岁月如歌
密织成蛛网的灌溉系统
灌溉农田4万公顷
贫瘠的农业得以发展
秦国雄霸天下完成大统

从战国至如今二千多年
古渠口四十处有变换
历朝续修郑国渠
汉代白公渠唐代三白渠
宋代丰利渠……
民国李仪祉修了泾惠渠
彰显着灌溉工程的演变
郑国渠工程之浩大
设计之合理技术之先进
古代世界水利工程少见
后世尊称郑国为郑国渠
是对他水利专家的怀念

新中国的成立
郑国渠回到人民手中
灌溉系统挖潜扩灌
建成渠井树电配套农田
是中国天然水利博物馆
回顾历史
最伟大的是劳动人民
他们离开家园
辞别父母和妻儿
郑国渠丰功伟绩几千年
若没有他们的辛苦付出
就不会有郑国渠的今天
劳动人民万岁
2020/4/20日

自度曲 . 泾阳摘樱桃
文/丁彩玲
陕西泾阳,千亩大樱桃。游人小车如潮,嘻笑热闹。文朋诗友,兴趣高。脫鞋爬树,轻摘樱桃。低处没有了,仰面朝上找。
满筐樱桃,红黄若玛瑙。玲珑剔透醉了,口含樱桃。不忍咽下,应笑我。各路客商,快来泾阳。车装担子挑,顾客吃樱桃。
2020/4/22日
作者简介:

丁彩玲:笔名阳光明媚、城南庶民。西安市人,西安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散文学会会员,陕西诗词学会会员,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诗学研究员、诗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汉唐文学艺术社社长,《词坛》杂志社副社长。诗歌散文多次获奖并结集出版。作品还被翻译成英文、西班牙文 、俄文与其它诗人一起出版。诗歌被多家网站朗诵。在俄罗斯普希金国际诗歌节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