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姿势》小草之艰苦求学路 张巧玲

七四年春,我虚岁八岁了,够入学年龄了。
报到这天,我不知道往学校跑了几次,(我家距学校不到二分钟的路程)只见稀稀拉拉几个大人,慢悠悠地来到学校,像是给娃报到,又不到财务处交钱,而是先找校长或老师拉拉家常,探询一下学费是否能缓交几天,(因为那时候没有副业可搞,农民们都是靠卖头猪,卖只鸡鸭来解决日常开支的。)当然,老师也不能乱担保,因为那时候老师也只是挣工分,没有津贴。我站在老师门口,一边看着几个家长在帮孩子注册,一边往大门口望着,希望父母能及时出现。这时,正在注册的老师(我三哥)抬头发现了我,大声斥喝让我先回家,我也没敢反驳,转身回家找我妈。我妈说,等会儿吧,你大回来给你报去,学费给你留着呢。(因为每年年底,妈喂的肥猪就会出槽)听了妈的话,我不再担心上学的事了。

到了第二天,天都大亮了,咋还没见我大提上学的事?难道……这时,我大从外边回来了,他说,昨个报名的娃不多,得再报一天,因为刚过完年,很多家里已经没有钱,让各队开会决定减免学费的事呢!我去大队看一下,看生产队把名单报上来了么。很快,还没到吃早饭的时候,(早上九、十点钟)榜已经挂出来了,减免一半的交七毛五,各队都有两三家全免。这样,报名的问题就解决了。
第一天上学,各家大人都搬着高板凳,拿着低板凳,把娃送到教室,老师临时安排座位。我大领着我,搬着一张高的圆板凳,没有小方凳,就把家里较好的一个三条腿的木墩带了去。(还有啥都没带的呢)我们的教室非常简陋,都是各队出工出材盖的草房,窗户还不小,比较敞亮。老师先安排带板凳的同学排好队坐好,可看我带的圆板凳,实在也没办法摊开书写字呀。他瞅了瞅,看到姓闫的兄弟俩趴在一张长条凳上,于是便实施了自己的“特权”,让我跟小的同桌坐在前排,又让他哥先带着我的圆凳坐到后排。(后来也没用上)还有一部分没桌凳的,大队临时决定,把刚解好的长木板支起两排,再用胡基摞起来当作每个人的小凳子。就此,我们这些孩子开始了艰苦而快乐的学习生活。
发新书了,老师叫到我时,我欣喜地走上前,双手接过书,爱抚地摸了又摸,小心翼翼地翻看着。虽然那时候的书里没有几张图片,里面全是些黑黑的文字和符号,可我仍然好奇,那一个个文字,一道道算式就像那时候的孩子渴望吃到的洋糖(水果糖)一样吸引着我,我心里甜滋滋的,因为我是一名小学生了。

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开始了,我们大队有四个自然村,(后来分成了六个)都紧挨着,距学校不远,一般是不需要家长接送的。上学时背着妈妈缝制的书包,当然不像现在的学生背的这种结实耐用,式样新颖,功用齐全,还印着各种图案的书包。我们那时候的书包十分朴素,虽说颜色有所不同(不外乎红蓝绿黑条纹),可材质、式样大都是一样的,基本上都是用土布缝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包,然后缝上两根或一根背带就成了,有的是用旧衣服改做的,最好的莫过于用条绒做的,看起来洋气很多。刚开始,我们是没有文具盒的,因为一块多钱一个文具盒,(都快赶上一学期的学费了)哪个家长舍得给娃买一个?就连三分钱两支的铅笔也舍不得多买一支,都是等用到实在不能写字了才买呢。所以我们的铅笔是随意躺在书包里的,后来有个同学用打针的药盒做了文具盒,好让我们羡慕了一阵。好在学校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热爱劳动,对学习成绩好的,勤工俭学(麦秋两季捡拾遗落的粮食交到学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会给予相应的奖励,一般都是买学生紧需的学习用品(本子、铅笔、文具盒、橡皮等,有时候也有两元一支的英雄牌钢笔呢,可那都是给高年级学生的)。很幸运,我也常常会“榜上有名”,获得了不少奖品呢。不久,我便用上了梦寐以求的新文具盒了。

其实,那时候的孩子是很懂事的。知道大人们忙于生产,所以,一放学,就会主动承担照顾弟、妹的任务。尤其是下午放学,回到村里先找到弟弟妹妹,然后从大门底下爬进去(大门安在门墩石上,离地面较高),放下书包,给弟弟妹妹掰点儿馍,解开拴在门口的羊儿,挎上草笼,带着弟妹就去放羊、割草。临近天黑,羊儿吃饱了,草也割满了,我们姊妹和伙伴们就相跟着回家了。然后,学习小组长就会召集班里的同学写作业。HW哥、DY姐和我,我们三个轮流管理我们村的六七个同学。昏暗的油灯下,我们埋头做作业,做完了也不能出声,要认真看书,组长认真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不让抄作业,给不会的同学讲解。所以学习的事情从来不用大人操心。(大人也管不了,因为那时候大多数家长都没读过书,不识字。)

物质的贫乏并没有使我气馁,反而更让我喜欢学校,喜爱学习。没有钱买铅笔,我就省着用。在本子上写时才用铅笔,平时用树枝或妈妈烧火后弄的木炭棍在地上写,最有趣的是有时候用大渠水浇田后,渠里会留下厚厚的一层细沙,我和伙伴们就会用硬棍儿在沙土上默写字词、做数学练习题,写后再抚平,又可以写。有时候我们还把这些细沙用锨铲回家,用胡基围一个方盘,把沙子倒进去做一个沙盘,方便在家学习。我们就这样,学着玩着,既省了钱又学到了知识,还收获了无尽的快乐。我们的本子也是正面用完用反面,后来写大字时,大字里面套小字。没有橡皮,我们会捡一块石灰蹭掉错字,有时候就直接用手指沾点儿唾沫抹。
后来,不知是谁发现青霉素瓶盖里的皮盖子可以擦掉铅痕,便纷纷效仿,问打过针的人家要来,取出皮盖子当橡皮用。没有课外书,我就把我大带回家的报纸拿来读,刚学完拼音,还没认识很多字的时候,我就硬缠着我大给我买了本字典,没事就翻看字典,我识的字相应的就比别人多些。由于我从小对语文就有着浓厚的兴趣,加上我记性好,喜欢朗读,再长的课文一个早读就能背过,考试时成绩也比较优秀。和我同班的HW哥、DY姐学习也非常好,以后几年,我们三人的成绩一直都是前三名,没有人能够打破这个局面。所以我们三人时常替代老师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成为班级里的“小领导”。
艰苦的学习生活并没有阻止我前进的脚步,我满怀欣喜,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一步一个脚印走在求学的路上。
编辑:高玉虎
作者:小草,张巧玲,教师,西安市阎良区振兴街道办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