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充满爱的地方,续写更多的美丽故事
作者: 张莉(深圳)
2020年5月1日
家是充满爱的地方,在这里,我们要用血脉亲情的力量,一代一代续写更多的美丽故事!
记得小时候,每到暑假,妈妈都会把我送到姥姥家住上一阵子。姥姥家住平房,大院子里住着姥姥、姥爷、太姥爷、舅舅,一家人在一起,特别热闹。每年在姥姥家渡过的暑假,我就像从卖气球人那里,牵走了自己的一个个心愿!在姥姥家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我最珍贵最难忘的回忆。
对太姥爷的记忆还只停留在我八、九岁的时候。那时候,太姥爷经常一大早就背着个小竹筐去山上采药。这时,我总喜欢去他的屋子,摆弄这摆弄那。我特别好奇称药材的小小秤盘,虽然不会用,但是童年那种争强好胜想表达“我已是大人”的欲望,催使自己装扮着太姥爷平时的样子,自言自语,假装抓起一把药放在称上,然后自己满意的点点头...现在回想起来,自己还感到特别好笑——童年傻傻的,然而是那么率真可爱!

听姥姥说,太姥爷年轻那会儿在药铺里跟着师傅学抓药,解放后慢慢的自已采药配药。日积月累,苦心钻研,太姥爷学会了治病的本领。尔后,太姥爷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他那善良的品德,在邻里坊间小有名气,街坊四邻纷纷找他看病。可是,遇到老人和孩子来看病,太姥爷分文不收。有的人腿脚不方便,太姥爷就上门看病,并配好药给人家送去。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义。”这是太姥爷常对我说的一句话,那会儿我并不懂是什么意思,长大了我慢慢才明白它的道理。太姥爷说:“再好的玉不打磨雕刻,也不会成为精美的玉器,我们若不认真学习,就不懂得礼仪,就不能成才。”原来太姥爷是想让我拥有一颗积极求知的心。

大学毕业后,我以为学习生活结束了,可以轻松了。然而,当我一踏进工作大门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步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大堆新问题接踵而来——对新的环境找不到方向感,对新的业务理不清头绪,工作多了无从下手。一时间,真的让我有些焦急不安!但我很快静下心来,想到了太姥爷的话“玉要经过细细的打磨才能成为美器”,打磨的过程怎能心急呢?我没有接触过的工作,又怎能马上得心应手呢?这时我懂得了,从学校走向社会,是学习的新开始。到了工作单位,我更要虚心向人请教,在工作中多学习,多参与,多经历。于是接下来的几年中,我从端茶倒水到主动轮岗,再从带领团队到决策方向,一步步扎扎实实的走过来,取得了不断的进步,让我很开心。

长大后,我很喜欢看民国那会的影视作品,总想感受那个年代发生的事儿,总爱看电视里演那些违反了家规都要受罚的情节。我问妈妈,那个年代是不是每个家庭都有家规?咱家是不是也有呢?老一辈们每家都要制定家规吗?
妈妈说,她小的时候,咱们国家已经解放了,但上上辈、上一辈,一代一代都还接着按照老传统那样把家规传给他们,用这种世代沿袭的家规教育我们。因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家训家规是为了更好地鞭策后代,希望子孙后代都能继承好家风好传统;后来慢慢就把家训、家规放在心上,言传身教了。
我很佩服妈妈到现在还能背出小时候她的姥爷让她背的家规 “勤劳节俭持好家,孝顺长辈爱晚辈;互相尊重积极进取,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家训“自尊、自爱、诚实、诚信”。

妈妈到现在还能一字不差地背出这些“传家宝”,我深深感到我们祖祖辈辈的伟大——他们能把家规家训一代一代坚持传承下来,让我们后代不仅有血缘血脉的纽带,更加有传统家风的精神座标,在凝心聚力当中让后代有方向,不迷航,实在是难能可贵。我们后代一定要继承发扬!
如今,长辈们坚持践行了他们心中真善美的规矩,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因此,我们子孙后代,能在身边真善美的家风中接受熏陶,接受激励,更加感到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那样亲切,是那样有力量。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很多大人没能与长辈一起生活,孩子更加感受不到老一辈的文化。所以,我呼吁:我们家长作为“传递使者”,要坚持给孩子讲好中国的故事,讲好我们的好家规好传统,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一如既往感受好家风,在“家”这个充满爱的地方续写更多的美丽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