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国清明寄哀思
文/陈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何处寄哀思,路人皆指庙山湖。
庙山湖是个风水宝地,景色秀丽,位于吴忠市青铜峡市西部境界与阿拉善盟交界处。贺兰山蒙语意喻骏马奔腾的巍巍万重山。庙山湖在贺兰山脚下,和明代古长城遥相呼应。这里有一股清冽的甘泉从地下冒出,经久不息,源远流长,有自唐代至今二千多年历史的千年古剎庙,梵音缭绕,彩色泥塑佛像逼真、威严、栩栩如生。有湖泊,飞禽栖息,湖中鱼儿欢快自由地游翔湖底。离庙山湖不远处贺兰山脚下,我祖上的先人们,我的父母亲,我的兄台都先后埋葬在这里。他们长眠西部贺兰山柳木高山峰下,在庙山湖附近和明代古长城边。今年清明节来临之际,我特别特别地怀念长眠此地的亲人们......
每逢清明倍思亲!和许多普通人一样,家国清明节来临之际,我准备好了祭品,驱车前往庙山湖边亲人们的坟茔处,捎去我的忠孝两全,寄托我对亲人们无限怀念和哀思。
和往年不同,今年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林草地防火攻坚特别时期。政府下达了严格的祭扫管控通知,明文禁止人员大量聚集,限人数限车辆限时间分批次进行祭拜扫墓。要求戴好口罩做好杀菌消毒,实行健康码通行方式,禁止公共场所林草之地大量焚烧祭品,倡仪移风易俗文明祭奠新风尚......
非常时期非常对待,可以理解,但我却依然放不下对亲人们的无限哀思,放弃不了忠义孝德的祖训。因为疫情原因,我没和兄妹们相约前去,只身一人驱车来到贺兰山脚下,在埋葬我怀念的亲人们的地方献上了我最真诚的哀思与祭奠!
阳春三月,桃红李白,莺啼鸟语,大自然沉浸在一片祥和明媚的春光里。塞北大地天气依然乍暧还寒,顶着黄土地上刺骨的高原寒风,我只身一人(往年都是亲人们组团)驱车行进在扫墓的稀稀落落车辆队伍中。
往年这个时节,上山扫墓大小不同的车辆是喧嚣沸腾,车水马龙似的排成了长龙。今年显然冷清了许多,路上的车辆稀稀落落,不再是拥有往年喧嚣热闹或“拥挤”的景象。人们以不同的方式移风易俗,祭奠着失去的亲人们。为了避免疫情的传染传播,人们响应国家政府号召,不再扎堆聚集。
子欲孝而亲不在,抛却繁冗,带着哀思,我庄重地来到了祖先们的坟茔地界。眼里充满着盈盈的热泪,跪下深深地行着三叩九拜。先是上好香火,据家谱书祖训这叫续香火,意喻后代兴旺发达,子孙后代传续香火,后继有人。不能断代且富禄旺旺,因此烧香很重要。其次必须献上祭品,摆上水果食品。接着是烧冥币,在烧冥纸前,尊从家规祖训,先向圈外抛撒几张冥币,以示“施舍”前来“讨饭”的无儿女“孤魂野鬼们”。上完香和供品,燃掉冥币后,我那颗悬挂了多日对亲人们的怀念之心终于有了彻底的交待。然后就是仔细查看先人们的坟茔四周,土堆结实不结实,土方有没有被风刮走,周围有没有杂草丛生之处,有没有塌陷漏洞失落之处。这些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后代们的身体健硕,所以要仔细查验好。及时堵好漏洞,防止雨水进入,伤及到子孙后人。一铣一铣地培土,加大加固坟堆,使坟堆高而厚实,而这相当于给冥间祖先修筑“房顶”以避风雨雷电;努力拨掉长在坟堆上的野杂草,相当于给逝去亲人们的院房进行清扫垃圾杂物;用捡来的石块继续堆砌四周的“院墙”,以示加固防范翻“墙”而入的不速之“客”;亲自虔诚地拂去碑文上的尘埃,默念碑文上的文字铭记心间,以示对逝去先人们无限的敬仰默哀与追思;敬献上美丽的五颜六色的花篮,精心装饰安放在先人们的石碑上,意喻子孙后代们的事业芝麻开花节节高,生活像七彩阳光一样朝气蓬勃,幻发着旺盛生命力。用虔诚之心,三叩九拜以示儿郎孙男涕女们对逝去亲人们的无限尊重无限哀思与孝敬孝德!
中国民间风水学说虽存在迷信,但仍然表达着人们对大自然的祟拜与敬畏,寄托着祖先们对后世后代子禄富贵、开枝散叶、子孙兴旺、书香贵胄的深深渴望之情。他们埋葬的大山脚下,可以本能理解为头枕大山脚蹬平川,放眼世间万物登高而望远,意喻子孙后代得有靠山;祖荫避护,通过勤劳创业,意喻家业兴旺发达,子孙后继有人香火旺旺;在石碑底座下埋上毛笔砚台之类,顺便埋上红花,意喻努力奋斗,勤奋学习,书香致远,考取科甲,光宗耀祖......
父母亲都是徳高望重之人,他们乐善好施、仁爱至义、生活简朴、不计得失、吃亏是福。父亲祖传专做寿材,手艺高超收价低廉,传承着良好的家风家德。母亲岀身屠户世家,她贤惠善良,从不与人计较,别号王老实。她老人家在世时做得一手好饭菜,至今令我们兄妹们回忆起来赞不绝口。
父母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儿女多,父母亲二位大人,勤劳简朴,节衣缩食,忙于生计,积劳成疾。父母亲直到临终,依然辛苦操劳忙碌一生,没有享受一天的幸福。一代又一代人勤奋持家,传承着中华民族勤劳的美德,体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
家国清明寄哀思,通过自己勤奋笔耕,传承良好家风家德,继承先人遗志,书香致远续写我人生美好新篇章!

作者简介
陈锋笔名黄河谣13895204631现年50岁,爱好文学美术摄影。长期坚持写作,是土生土长宁夏青铜峡市人,现工作宁夏金昱元化工集团一名化工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