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的老槐树》(下)
作者:平静
主播:冰清
编辑:冰清



站在古老的槐树下,不但我想入非非,遥想远景,那时的人们也有事没事的都喜欢聚在树下边乘凉,边天南海北的调侃着大千世界的无奇不有。
因为,大树下广聚人气,所以逐渐形成了农贸经商的场所,人们从四面八方来此买卖蔬菜、农副产品、水果服装,日用品等,特别是节、假日更是热闹非凡,别有一番风趣。除此之外,老槐树还是我村的活化石,万事通,晴雨表。它不但能预示未来,还能无言的表述或记载着人们的期许和希望……

有一年的元旦,家人正在高高兴兴的准备吃团圆饭时,父亲说,今年大家要勤快点,除了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外,还要辛苦辛苦,把咱家的小片儿地、自留田、菜园子多耕种些。为什么?我不知所以的问,父亲说,“因为,今年有好兆头,雨水好,是一个丰收年”。父亲接着又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粒子”。你怎么知道的?我又好奇的问。父亲慢条斯理的接着说,你看见外边那棵老槐树了吗,它又要长新芽了。我说没有呀,我看不出来在哪?父亲说,长大了你就会知道的,这叫天机不可泄露。秋天到了,今年果然是个丰收年。

还有一次,清晨老槐树上的一只喜鹊喳喳的叫个不停,母亲自言自语道,今天是个吉祥日子,一定有喜事临村。我睡眼朦胧的问,妈妈为什么呀?妈妈说,我也说不好,我只知道这是老人言。什么老人言?我又迫不及待地问,老人常说喜鹊一叫,好事就到”,果不其然,中午生产队的大喇叭广播上了,“”今晚八点,公社电影队来村放映电影,“南征北战”,希望大家准时到场院去观看。听到广播那一刹那,甭提我有多高兴了。

其实,无论是古树发芽,还是喜鹊登枝的预兆,这都是一种自然现象,没有什么奥妙可言。
恰恰说明,村民们无论是生活艰辛还是舒适,但从未缺少过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他们喜欢仔细的观察事物的点点滴滴,并且用平常心态去面对生活、享受生活、珍惜生活。他们与老槐树一样无私的守望故乡、建设故乡、热爱故乡。
时下,当我有意站在老槐树下,仿佛又回到了从前,虽然无法看见祖先们辛勤耕耘的足迹,但是,它的那份神秘和倔强都是我惦念的理由;它串起的是思念,亲情和无忧无虑的童年,尽管岁月侵蚀的它遍体鳞伤,它依然坚强的春发,夏茂,秋锦,冬敛。我们后人可以延着先人们所走过的路,感受他们曾经在此环境下,艰苦生活的初心和使命


作者简介:任成壮,笔名平静,男,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55年8月出生在北京市门头沟区黄塔村。2015年退休,曾当过教师,乡文教办主任,政府公务员,区旅游局干部。还曾在珍珠湖管理景区,潭柘寺公园工作。本人热爱文学,喜欢写作。现为门头沟区作家协会会员、民俗协会会员等。

简介:冰清(本名宋永芝),北京燕化离退中心朗诵协会委员,喜欢音乐,朗诵,摄影,钟爱朗诵艺术,用情感带动声音,用声音传递情感,让声音插上情感的翅膀,用心灵翻阅美丽的阳光。
2018年10月参加快乐50大学全民朗诵全国大赛获得“三等奖”
2019年初朗诵作品曾在燕化传媒中心媒体平台发布。
2019年8月参加《中国梦 燕山情》全国朗诵总决赛获得集体组铜奖,2019年8月参加《中国梦 燕山情》全国总决赛“获得个人最佳作品奖”和“优秀奖”。
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