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的老槐树》(上)
作者:平静
主播:冰清
编辑:冰清

前人挖井后人享,前人栽树后人凉。家乡留给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使我记忆犹新的是村中五道庙旁的那棵老槐树。它虽然长的不高,但很粗大硕壮,五、六个人才能合围;它的主干皲裂,肚囊空空,只剩下一层厚厚的树皮;它的三五可数的枝干上顶着寥寥无几的树枝,枝杈还有些枯萎,但是顶端新衍生的嫩绿新枝,依然疏密有序的生长着;老槐树下半部的叶子苍黄,像一位老态龙钟的病人,大病初愈的脸;
不知曾几何时?老槐树就像大肚弥勒佛似的跌迦在那里,它那黝黑的树洞犹如佛的大嘴,不停的向世人诵詠着佛教的经典和昔日的往事,也无私的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这恰似李白所说‘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是无法看见时下古槐的模样,但是,老槐树却曾经庇护过古人。

千年松,万年柏,不如老槐树蒯一蒯。槐树是我国一种古老的长寿树种,也是古村落的标志之一,还是移民的人表达留恋故乡的一种形式。因为,从山西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下迁移时,是晚秋时节,移民临行之前,故土难离,恋恋不舍,便频频回首,在渐行渐远时,最后只能看到槐树枝上的老鸦窝了,而栖息在窝内的老鸹还在声嘶力竭不绝于耳的哀鸣着,使得移民们潸然泪下……“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一般而言,有古槐树或古榆树的村落大都是从山西移民而来的,村民也大都是移民的后代。

我的家乡黄塔村就是由山西移民而组成的村落。老槐树也是由移民们作为怀念故乡而栽种的。少儿时老槐树就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我与小伙儿伴们无数次从主干洞爬进去然后再从不同方向的分洞爬出来,你捉我藏的往事使我永世难忘;同时想起了电影地道战里老钟叔敲击大钟的情景。因为,60年代生产队把半截铁轨挂在了老槐树上,无论是开会或安排农活,只要是生产队集体活动,就以敲铁轨的声音为号。同时这也是我起床的命令。
春天老槐树枝叶吐绿,遮荫蔽日,树上还开满了槐树花,白生生一串串的挂在树上,槐花一开满树灿若白云,香甜浓郁,使得大半个村子的人们都润人心肺,还不时引得成群结队的蜜蜂、蝴蝶纷至沓来;

夏天老槐树又如一把撑开的遮阳伞,缕缕阳光在树叶的缝隙间金光闪闪,随影摇恍;老槐树的树枝上还筑有好多鸟巢和蝉窝,每当我上学前或放学后总要在树下驻足仰望。望着那清晰可数的枝杈和树叶,听着那清脆嘹亮的蝉鸣,憧憬着长大后的梦想,那种追思未来,向往明天的遐想是多么的天真和浪漫呀!现在想起往日的情怀,还意犹未尽,妙不可言


作者简介:任成壮,笔名平静,男,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55年8月出生在北京市门头沟区黄塔村。2015年退休,曾当过教师,乡文教办主任,政府公务员,区旅游局干部。还曾在珍珠湖管理景区,潭柘寺公园工作。本人热爱文学,喜欢写作。现为门头沟区作家协会会员、民俗协会会员等。

简介:冰清(本名宋永芝),北京燕化离退中心朗诵协会委员,喜欢音乐,朗诵,摄影,钟爱朗诵艺术,用情感带动声音,用声音传递情感,让声音插上情感的翅膀,用心灵翻阅美丽的阳光。
2018年10月参加快乐50大学全民朗诵全国大赛获得“三等奖”
2019年初朗诵作品曾在燕化传媒中心媒体平台发布。
2019年8月参加《中国梦 燕山情》全国朗诵总决赛获得集体组铜奖,2019年8月参加《中国梦 燕山情》全国总决赛“获得个人最佳作品奖”和“优秀奖”。
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