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吴生泉笔名清泉,吉林省双辽市人,1977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水利工程师。本人酷爱文学,喜欢诗歌、摄影、书法、散文等,有文学作品曾发表于报端和诗刊上。

万里长城.古风
文/吴清泉
长城万里十三关,
山海玉门首尾连。
古代丝绸通关路,
千山万水不畏难。
黄崖居庸能倒马,
平型偏头雁门寒。
嘉峪娘子杀虎囗,
西出阳关非等闲。
注:第一关:山海关,又称榆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此筑城建关,因依山襟海,故得名山海关。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美誉,牌匾为明代著各书法家萧显所书。
第二关:黄崖关,又称小雁门关,为津门十景之一的蓟北雄关。
第三关:居庸关,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北京昌平区内,得名始于秦代。
第四关:紫荊关,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北45公里的紫荊岭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
第五关:倒马关,位于河北省唐县西北60公里的倒马村,为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因山路险峻,战马到此经常摔倒而得名,明代以后通称倒马关。
第六关:平型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白崖台乡,明正德年间修筑长城时经过平型岭,并在岭上修建关楼,明清称平型岭关,后改今名。
第七关:偏头关,历史悠久,地处黄河入晋南流之转弯处,为历代兵家争夺重地,位于偏关县黄河边,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
第八关:雁门关,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位于山西省忻洲市代县县城约2O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
第九关:娘子关,为中国万里长城著名关隘,位于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太行山脉西侧,河北省井陉县西口。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部队当时人称娘子军,故得今名。
第十关:杀虎口关,位于山西与内蒙的交界处,雁北外,长城最重要的关隘之一,是晋北山地与内蒙古高原的边缘地区,也是内蒙古草原南下山西中部盆地或转下太行山所必经的地段,明时称杀胡口。
第十一关: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明代万里城西端的起点,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先后经过168年时间的修建,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
第十二关: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
第十三关:玉门关,唐诗王之涣的【凉洲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
以上史称万里长城十三关。

华山
文/清泉

自古华山一条道,
鬼斧神工多奇妙。
论剑高峰绝凌顶,
极目近天更险要。

中华诗歌联合会云南文学社
本期编辑:宋梅
文学顾问:仲人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