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一样的春天,努力发芽】
作者:临沂商城实验学校 张加云
庚子年的这场疫情,给每个人的生活带来了不同的思考,也改变了我们之前的一些行走方式。与我而言则是有了更多的时间与家人相处和阅读,能够静心阅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在疫情封闭期间每家每户都在蓄粮,这里当然有“精神食粮”。我网购了部分书籍,有儿子的教科书和课外读物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余华的《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有闺女的少儿科普绘本读物、更有我自己的:林清玄的《心有欢喜过生活》《苍凉深处等春来》;加缪的《鼠疫》《局外人》;蔡天新的《数学传奇》;杨绛的《我们仨》等。每读完一本书心里都有一种满足感,一行行文字如一朵朵花开放,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幸福,犹如在阴云中突然阳光显露、彩虹当空。书中故事不仅给我一些力量,也会教会我一些教育的理念。

最近刚读完杨绛的《我们仨》,这里面就有关于钱钟书和杨绛夫妻教育女儿媛的一些描述,比如给自己的女儿阿媛做家教,如何在空余时间辅导孩子学习文化知识,他们有国外求学的经历更有休学在家没学上的女儿的担忧,他俩自己辅导孩子的功课,爸爸辅导外文,妈妈辅导初二和初三年级的代数等。到复学复考之际没想到阿媛顺利考入了高中,代数竟然得到了满分。当然杨绛和钱钟书都是很高深的学问家,他们用实践证明孩子的学习不会因任何原因搁置。当然女儿阿媛后来是相当优秀的!很真实与我而言很有指导意义。因为疫情期间我们都在给孩子做网课老师,停课不停学,孩子们的“空中课堂”与每个年代不能按时上学的孩子而言有一种共患难的感觉,如牛顿二十三岁那年因为伦敦流行的那场可怕的鼠疫,剑桥大学放假了,而且一放就是两年,牛顿在两年里沉下心研究,开始了数学、力学和光学上一系列伟大的发现,并提出了力学上的重要定律。他们的经历给了我们和孩子在疫情当下的鼓励和努力,任何年代都需要榜样,特别是精神的引领。书中的人物和经历向我们传递着:生活中的灾难总是有的,如何在逆境中成长他们给出了答案。疫情当下如何学习?如何更好的做孩子的“空中老师”?尽心当下,即是完美。

阅读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腹有诗书气自华,学问于杨绛一家更是安身立命之本。姥爷对于外甥女阿媛的偏爱也源于她的好学,虽然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就是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最终不还是嫁做人妇,柴米油盐,相夫教子?可是,恰恰是那些照顾家庭的妻子、孩子的母亲需要阅读。推动摇篮的手也是推动世界的手,虽然女人的一生逃不开从“书画琴棋诗酒花”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命运。但是阅读会让我们更从容和有情的去生活、去工作、去创造。所以有人说,培养一个男孩是培养了一个个体,而培养一个女孩则是培养了一个家庭。我认可这个观点,因为在跌入繁琐、洗尽铅华之后,她们真正的感触到阅读的魅力,那就是同样的工作,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有不一样的素养。读书让你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这是《我们仨》给我的答案。
作者的语言平实却感人“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苦难;还有个阿圆相助相伴,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 ;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读来温馨又心酸,他们一家为人低调友爱,如钱钟书的《围城》问世后得到了很多的回应,他的处理方式很低调,正如杨老所说,他们三个只求相守相聚在一起。他们写的书都有折射到教育的话题,现在读来都有一定的意义。有些美好的记忆只能存在脑海里,如作者所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每个人的生活都会遇到波澜,每一代人生活的时代都会不同的遭遇,人的幸福源于内心的丰盈。我欣赏杨老一家人的心灵相通、相辅想协、相互交流“石子”……他们经历了抗战,历经了文革,依然心若桃花,我想是因为他们的心很强大,面对万事万物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而我们如何在变化中生活呢?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杨绛一家人的人生道路可谓是“历尽万般红尘劫,犹若凉风轻拂面”。疫情当下我们该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呢,这个时代是快餐的年代,现在这个特殊时期正好是和家人孩子相处最多的日子,如何能和杨老一家那么有趣的相处如何让我的学生爱上阅读,是我最近在践行的两件事,借用迎接第25的世界读书日,动员学生坚持阅读打卡,现在孩子们已经坚持二十多天了,我现在几乎每天都在家里给学生上网课,网课进行到第12周应该是论网课持久战的时候,一开始孩子觉得网课新鲜,家长那个时候没有复工,而现在一切都在变化中,如何保证学生的网课质量是的难题,通过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自律,自律方得自由。引领学生按时上课不迟到,培养严格的时间观念,在当下的网课学习期间阅读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有一天我的学生会懂得坚持阅读就是在蕴藏成长的力量,当春风吹来时他将破壳跃出茁壮成长。

回首自身,网课之余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陪三岁的闺女坚持背古诗,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已经大约背诵了七八十首古诗,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我想作为孩子的母亲也要尽量的引领孩子来阅读。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孩子们居家学习期间,父母营造的良好学习氛围便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生活的意义不在于奔赴某一处目的地,而是承担每一个过程。疫情期间的阅读会让每个人的内心更加饱满,作为母亲和教师的我们不仅要自己读书更要引领孩子阅读,让一个个文学的种子悄无声息的落入孩子的心田。因为阅读给人内心以希望,如林老所说“在岁月,我们走过了许多春夏秋冬;在人生,我们走过了许多冷暖炎凉,我总相信,在更深更广处,我们一定要维持着美好的心,欣赏的心,就像春天想到百合、秋天想到芒花,永远保持着预约的希望。”文学的浸泡让孩子有一颗柔软的心,孩子们一旦喜欢上阅读那可是一生受益无穷的事情,阅读是无法控制的力量,一种生长的力量。这种力量永远不会让你失去发芽的心情!

作者简介 :
张加云,女, 2002年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临沂市教学新秀,临沂市教学能手,兰山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长期从事小学数学、科学教学工作。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强、数学教学颇具特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多次参加市、县级讲课比赛,均获得一等奖。以 “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尊重、关爱、赏识、提升每一个孩子”的教学理念,深受学生、家长的喜爱,先后两次获得临沂市教学质量奖,多次获县、区级教学质量奖,被评为省优秀指导老师,撰写的论文获国家级一等奖,连年被评为区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