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俊国:从卫戍警卫部队营长到著名书法家
文/袁德礼、摄/闲语
18年前,我就采访过上海兰生国际货运公司总經理,兼上海兰生储运贸易分公司总经理刘俊国。在这10年时间里,我常外出为沪上书画名家写稿捧场,经常碰到刘俊国,后来我俩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我一直都想为他写些介绍,拖到如今俊国兄终于同意了……

刘俊国:1949年出生,江苏省大丰人,自幼爱读书学字,对书法情有独钟,自欧体入门从王铎,上溯黄庭坚,孙过庭,王羲之反复临摹并学习历代名家字帖,碑版,尤擅行草,爱古文诗词,以书抒情,书文并茂。青年时代参军服役于中央警卫部队并毕业于石家庄解放军高级陆军学校,军旅生涯21年,

在军中仍勤奋学书,乐此不疲,转业地方到上海任某企业领导,闲暇仍坚持书法学习和创作,颇获好评,深得企业界喜爱和被收藏,作品曾在多家报纸上发表,在韩国,日本,美国参加作品展,上海电视台旅游频道专题作过艺术家介绍,获中国绘画年鉴全国书画比赛银奖。现为上海青墨礁书画会会员,一级美术师。
以下是刘俊国的部分书法和书画活动。




著名书法家刘俊国在日前举行作家记者书画名流晚会赠送墨宝



李锦江谈当今书法家现状
文/袁德礼
著名书法家李锦江和我都属马,小我一圈,今年52岁,正在蓬蓬向上的旺兴上。由于战疫原因,教学任务几乎归零,今天上午有空,到我办公室闲聊书法培训话题,对此我对此很有兴趣,将之整理成文与全国网友分享。

李锦江1966年生于安徽省天长市、中国书法家协会中级注册教师、上海江河书画院执行院长、上海地书院副院长、上海方萌艺术文化中心名誉院长。
作品风格:李老师书艺风格有两大特点:一是用笔明快、二是章法奇妙。李老师作书妙于起到,达到八面灵动、八面出峰的境界。所以他的用笔如同风樯阵马、淋漓痛快、笔画爽洁,刚健、很有米芾“刷字”的味道。但微有不同的是、长画每每一波三折、具山谷意态。此是其一。李老师作书强调“知白守黑”。“字是点画组成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虚实相生、相守,才成艺术品。”因此他在布局上特别注意章法布局、力求“知白守黑”“虚实相生”不让一字一行一处平平实实、总是大与小、粗与细、正与侧、长与短组合在一起、在强烈的对比中产生气势和力量、又从黑白错落的分割中、构成气韵生动的画面。此是其二李老师原画油画、山水、自1996年起主攻书法,凭借其对书法的特殊领悟力,其书法有了质的飞跃,形成潇洒、灵动、气势恢弘的书风。近年来其书法作品很受书画爱好者的欢迎并予肯定。有一定的艺术观赏及收藏价值。

现作重谈谈当代书法家生存现状:
书法艺术作为我们传承了几千年中华文明瑰宝,在历史上曾一度成为知识分子乃至每个中华儿女都必须要掌握的一门艺术,在古代更是衡量一个人学识与品行的重要标准之一。
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中国书法在当代得到了全新的解读以及空前的发展和振兴,它更少的作为人人皆会的一门必修课,而是在时代的发展之下逐渐分离出来,以一股滚滚洪流之势成为了一份职业。可以说,书法艺术在任何时代都没有被当作一门独立的艺术形成成为书法家们谋生的手段。

但是在当代,有了很多职业书法家。这些不同群体的书法家力图通过书法创作的作品或者书法创作来生存,然而,我们印象中的书法家一般都是仙风道骨,一字千金甚至锦衣玉食来形容也毫不夸张,但是事实却大相径庭,作为一个书法家,生存状况每况愈下,用艰难不易来形容也好不夸张。
中国书法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准专业书法家。这个概念涵盖的是:专业艺术院校、高等院校的书法专业生。他们的专业市书法,他们的职业也是书法,所以他们谋生的手段也是书法。可是,他们没有社会地位、没有形成或者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没有很高的社会知名度,所以他们的作品能够流通起来实在有些困难,生存也就自然成了问题。
满腹愁情也只能默默感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专业书法家。这个概念涵盖的是:这部分书法家一般有正式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就是在群艺馆、美术馆、文联、书协等等文化艺术单位专门从事书法创作。他们有稳定的工资收入,他们一般也具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他们甚至有良好的心态来悠闲的搞书法创作与研究,所以他们生存的还是比较不错的,但是体制内的种种要求却同时极大的限制了他们创作于发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奈何豪情万丈屋檐下,岂敢妄言一二三!
3、业余书法家。这个概念涵盖的是:有自己其他门类的工作,但是他们对于书法就是业余爱好。正因为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业余时间搞书法研究和创作,所以他们来自精神上的名利压力比较小。这些人在社会上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接触社会的角度也很丰富,他们好像更擅长于经营自己的书法创作。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4、书法官僚。这个概念涵盖的是:专业书法家协会或者专业书法、文化机构的领导。这个群体有的艺术水准很高,有的很低。但他们有着在这个行业中很高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书法市场,买家更重视的是名气,是你的身份。所以他们往往是书法行业中的大亨。
这类书法家或许是当前书法圈子最不耻但是也是书法家们削尖脑袋最想做的一种角色。这个群体的地位、名望不和艺术水准成正比,但是和收入成正比!他们有应付不过来的各种社会带利润的书法活动或者商业活动。他们是书法圈子的名流,他们有来自各方和书法沾边的关系的需求,所以他们是当代书法界的大亨,他们的收入甚至会超过一个企业家,他们的财富多的让你无法想象,他们的生存状态让你无法想象!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5、漂流书法家。这个概念涵盖的是那些专门艺书法创作研究为唯一生存手段的人。他们在异地一般是读书、进修甚至靠写字为生。这些书法家很艰难,尤其是他们漂流的城市都是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城市。在这些城市里面靠书法生存,无疑是困难的!这些城市的底蕴是很难接受这些漂流艺术家的,也很难认可他们的艺术成就。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漂流书法家一般在北京很多,被称为“北漂”。这些书法家怎么生存呢?一是靠朋友。他们非常注重广交朋友,只有朋友多了,才会有机会卖一点作品。他们有时候被人邀请参加一些小规模的笔会,可以弄几个出场费用。二是做点和文化、书法沾边的事情,比如编编书啊、搞点设计啊、给人家写点文字啊、带几个学生啊等等,收入很不稳定也很低。三是卖点作品。这类卖作品也是朋友互相帮助甚至救济的一种方式,但是价格非常便宜,价值不会和水平有任何关系。漂流书法家们生存压力很大,可以说是朝不保夕的!在这种生活、经济、精神、竞争的压力下,他们很难保证有良好的心态、时间搞自己神往的艺术研究与创作。他们必须依附于某个流派形成团体优势或者依附于当地某种“势力”。慢慢的他们的艺术思想、艺术创作没有了自己,完全消磨在生存状态的无奈中了!有些漂流书法家为了生存,不得不放弃书法,而搞起了绘画,因为美术作品毕竟比书法作品市场要好,价格相对于书法作品要高一些。

各类当代书法家群体的生存状态光怪陆离。两极分化太过严重,很多时候艺术水平并不能决定生活水平。书法艺术或者书法作品在社会中流通绝对不是单纯的和你的艺术水准成正比的!作品的价值或者价格,取决于书法家群体的社会地位、名望、名气、地域等等诸多因素。现在的人们大多追捧名利,对作品本身置之不理,通常都是“我买了某某画家的画画了多少多少钱”而对作品本身的关注与欣赏却远远不够。

这项传承了千年的艺术之所以流传下来的原因绝对不是对官僚书画家的无限追捧,而是对于艺术的单纯喜爱。那些名家经典之所以价格不菲是因为,他的收藏与艺术价值首先决定了它的价格,而不是因为它是某某权贵的作品。当代书法家之所以生存艰难是因为,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名气而忽略了医术造诣,有很多作品惊为天人的画家,依然食不能果腹,依然在为生存而焦虑难过!
决定书法作品价格的应该是作品的艺术造诣,而不是画家的名气!最后送上八字箴言给每个在为了生活而苦苦拼搏坚持的书法家:
潜龙在渊,腾必九天!
现向大家展示李锦江的部分书画作品。

李锦江在作书法作品。



作者简介:
袁德礼,1954年4月生于上海。现为《城市导报》创业人生、校园内外、终极关怀版面责任编辑、资深记者、专栏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30年来,先后发表上万篇各类新闻、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作品,累计1300万文字。出版过《武则天:一个女人的强权、沉沦史》、《百位老板谈人生》、《走访殡葬十年间》、《远航的心》、《女儿袁靓》、《在雨中我梦见本家袁崇焕》、《记者写天下》等书稿。作者曾在建筑公司、服装公司、团市委研究室、新闻报、劳动报等岗位上洒下过几多汗水。现为上海德礼传媒集团公司(国企)法人。

总编辑:山旮旯
责任编辑:袁德礼
负责校对:十一指、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