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姿势》半山风之乐极生悲 如蚁人生

小时候,农村人几乎家家养羊。春节刚过,老羊就生下小羊羔。不几天,那些小羊羔就“咩咩”叫,满圈撒欢。如今,城镇化脚步加快,几乎看不到这样的情景了。但是留在心里的伤痕怎么也抹不掉。
一天下午放学,吃完饭,小伙伴就在门前等着我出去玩(那时候没有课外作业)。我妈让我洗锅,我奶奶让我烧炕。洗完锅后烧炕,伙伴们等不及了,在喊“快点”。我就从门口抱了一捆经风见雨又被太阳晒干的老玉米杆,塞进炕洞点着。“嗖”!一阵风似的窜了。
生产队的北场里,没有灯火有月亮。我们村子不大,几乎全村的孩子都在哪儿玩。村子周围东面是菜子地,这季节菜子花含苞待放,那时候,没有专门务花的,春天除了地里的野花,人家门前零星的果树花,这是唯一开花植物。由于它担负着全村人一年的吃油重任,所以种植面积大,过些时候花开了就气派,迷人。那是我所见过的最实在,最美丽的风景。
除了村子正北,有个供全村人吃菜的菜地,东北角大渠跟前有块给生产队牲口种的苜蓿地以外,剩下的南面,西面就是夏季的麦子,秋天的玉米。所以小时候所见不是绿,就是黄。在这黄绿相间的田野和绿树环抱的村子中间是这块麦场,那是我们傍晚的乐园。
男孩子们玩的是顶柺,官兵抓贼,老鹰抓小鸡,下狼吃娃棋……女孩子玩的搭花棚(五六个人,将单腿叠加起来,一只腿跳,一边跳,一边唱“搭花棚呀么搭花棚,小姐们小姐们蹲下来,三一三二三三七,三八三九五十一……”此项活动的好处:一是锻炼身体,二是促进和睦相处;三是学习知识;最后一个最重要那就是我们要的快乐!),移带子(后来才知道叫丢手绢),抓籽(用废瓦片自己砸的如指头蛋大的玩具,一副七个居多。)人多的话就捉迷藏。
我当然是那里人多那里就有我。我不是孩子王,也就不是游戏的中心,但是可以说是绝对的实力派干将。一是我基本上可以随叫随到;二是个头大,身体结实;三一个是皮实,耐玩(不计较得失);最后是嗜玩如命。每次玩,我肯定是最后一个挥手告别月亮的人。

那次回去后。感觉家里气氛不对。自己余乐未尽,哼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直接去拿脸盆倒水洗脸。结果,奶奶出来了,悄没声的,抡起笤帚把就在腿上,屁股上一顿乱抽。一边抽一边气急败坏地斥责:“叫你烧炕里,你连看都不看,给我把羊娃子烧死了。惜惶的,听到羊娃叫,就是不知道羊在哪儿。最后发现在炕洞里,已经来不及了。”“一吃饭你跑了个快,是谁把你魂勾去了?”又是一阵屁股上的连环掌。
这才看见已经躺在树根下的小羊,烧得看不出样子了。我嚎啕大哭,不知道是怕的,还是被奶奶打得疼的,还是心疼小羊,反正周围啥都看不见了,我还坐在门墩上嚎。家里谁也没有人来劝,不知道哭了多长时间,我妈厉声怒吼:“你哭成那样咋里?你妈死了你哭的伤心成那样了?”吓得我只抽搐不敢哭出声。
哭着,把小羊埋在门口的大槐树下,给那土堆上面压上一片白纸。

估计,那个晚上是眼泪挂在脸上睡着的。不知道第二天醒来,奶奶还找我算账没有。好像是吃早饭时妈妈给我说:“你烧炕前,先把炕洞里的灰刨平,多余的灰先掏出来,然后再塞柴火,这样就不至于烧着炕。更不至于烧死在炕洞里取暖的羊羔子。”但是用我奶奶的话说:“勾魂的一来,就把啥都忘了,跟狗娃子一样,记吃不记打。”
倒常听农村人说:狗狂一滩屎,人狂没好事。后来长大了,读了书才知道古语云:乐极生悲。用在那时我的身上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不记得啥时候明白了,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而失去了一条生命的这个惨痛教训。那种负罪感也不知道是啥时候来的!
如果小羊有灵,希望可以原谅我的过错!我愿以终生不吃羊肉来惩罚自己。
仅以此文来祭奠!

编辑:高玉虎
作者:如蚁人生,梁峰,西安市阎良区北屯初级中学在职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