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 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金牛山虽不高,但却有很多神奇的传说。
相传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幼年时是个满头鸡屎(癞痢头)的放牛娃,他每次放牛总是和邻居家的女儿马娘娘——马大脚一道。(封建时代女人都要裹小脚,而豪放不羁的马娘娘不愿受那个裹脚疼痛的罪,所以她的脚特大)。
他倆一道在金牛山和赖牛山上放牛。有时还会坐在山顶上数山头:1.2.3.4......13。两个傻娃将自己坐着的山头忘记数进去,以致后来朱元璋当皇帝执政的疆域少了一省。
朱元璋由于家里特穷,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自幼父母双亡。母亲弥留之际对他说:“我苦命的儿呀,妈没有财产留给你,只有一头老牛,往后就只有这头老牛陪你”,说完就咽气了。
失去双亲成为孤儿的朱元璋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就骑在老牛身上哭着对老牛说:“老牛呀老牛,我就跟着你走,你把我驮到哪,我就到哪”。
老牛驮着他走呀走呀,天快黑时,老牛停在一座废弃的窑洞前,朱元璋走进窑洞,里面还有尚未烧完的稻草。饥寒交迫、疲惫不堪的朱元璋躺在草上睡着了……
等他一觉醒来,突然发现眼前金光闪闪,坐起身来,啊!竟然是一只金碗在闪光!他不由开心地摸摸头,咦!鸡屎秃怎么没了?啊!一头乌黑的秀发,好一个美男子!这金牛山、赖牛山就因此得名了。
金牛湖则是一座人工开挖的湖,它始造于1959年,是集中了全六合的劳动力,硬是锹挖肩挑,造出了一个占地面积达25000亩的人工湖,成为南京首个“国家水利风景区”。经典民歌《茉莉花》亦源于此处。
一代劳动人民付出了多少艰辛!
今天,当我们流连于金牛湖长堤,荡舟湖面,把酒临风,抚琴浅唱……
当我们迎来全世界的青年帆船奥运健儿击鼓扬帆,激荡湖水浪飞天的壮观场时。
可有多少人能想起?如今这个闻名遐迩的金牛湖,就是那个年代的那一代人用汗水凝聚出的智慧结晶!
那个年代,没有挖掘机,没有压土机,一句话——没有机械工具。所有的土方都是原始的人力付出……
了不起的六合人!用勤劳的双手开挖出金牛湖!
了不起的六合人!用铿锵的号声夯实金牛湖长堤!
金牛湖的水我没少喝,那股甘甜而清凉的爽啊,至今想起立马润润入心田。
金牛湖的鱼,我没少吃,那鲜美的翘嘴白和那润滑细腻入微的鳗鱼,回味中不禁垂涎欲滴……
金牛湖的山,我没少攀。金牛山、赖牛山的传说美丽神奇,无数次诱惑我情往……

1970年9月,我有幸来到位于金牛山脚下、金牛湖边的金牛中学任教。
我的教学对象是和我差不多大的男女学生(十七八岁不等,最大的比我还大一岁)
每逢干旱需要开闸放水,那欢快的湖水一路南下,灌溉着万亩良田,滋润着五谷飘香。
记得那年收闸,学生们带着我去放水渠底上捉鱼虾。地道的金牛湖鲜鱼,活蹦乱跳,张着嘴巴,在渠底的石头上喘息……
再仔细寻找,学生们会惊叫起来:哇!好大的白鳝(鳗鱼)!生活在湖边的学生们很有捉拿它们的经验,而这些战利品,他们都是给我们这些馋老师交给学校食堂炊事员去红烧煨汤让馋老师尽享这纯天然的美味。
周日,我这个离家远的小丫老师是不回家的。住在学校附近的学生就对我说:老师,我们带你去爬金牛山,山上有庙,山的东面还有一个山洞,洞里全是八哥,所以那个洞被称作“八哥笼子”。
我随着他们在漫山遍野、杂草丛生的山间爬呀爬呀,突然一条大蛇昂着头,口吐红红的芯子……我不敢惊呼,因为我是老师。机警的大男生赶快告诉我:老师,这是“青哨子”(一种无毒蛇)没关系。说着,箭步追那游在草中的青哨子,神速地抓住蛇的尾巴,然后不停地抖着……说这样呀,蛇的关节就都会抖酥了,它就游不起来了。
学生们拎着被抖得早已精疲力尽的长长的青哨子,来到了八哥笼子。几个学生用石头往被杂草封门的洞口咂,果然,黑压压的一群八哥争先恐后地飞出洞口,它们叽叽喳喳惊慌地在空中盘旋,不懂鸟语的我,只能凭它们急促的叫声判断——它们十足是一群愤怒的小鸟。
我赶紧叫住学生:快扔掉石头,不要再砸了 ……
学生说:“不砸可以,但这石头不能扔,这是一块浮石,留着给老师您带回家放在水上”,“什么?浮石?”,“对,浮石,这种石头放在水中不会沉底,它是漂浮在水上的”。我将信将疑地将这块石头带回家,迫不及待地将它置入水中,果然,它很听我学生的话,神奇地浮在水上……
只是那些八哥,在我们离开后它们又会生活得怎样呢?
时隔五十多年,如今的金牛山、金牛湖已是著名旅游景点,
但凡有好友来玩,我都会首选金牛湖这个景点。而每次去,我都会想到那八哥笼中的八哥——你们都去哪了?!
我登上风景秀丽的金牛山顶,真想疾呼:
八哥!八哥——
快些飞回来吧,
这里有茂密的山林,
这里有清澈的湖水,
这里是你们最美的家园!

(我和著名画家,书法家一道游玩金牛山、金牛湖)

注:文中有关朱元璋的传说纯属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