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娶亲宴,甚是热闹,再说这府里,也整整摆了十桌。你看,那送亲迎亲,英才家里父母老师,屯里的高辈儿,姑姑姨姨家,萨满查玛爷,姐姐姐夫,远房亲戚,四乡五屯的代表,十张大桌子坐得满满的,这还没有英才小两口的坐位。“今天可没有新郎新娘的地方,他们只能敬完酒就离开。”老管家看到骆神医东张西望就知道他在找英才。“真是叶赫喜事爽,贵客盈门来啊,”英才老父亲看着一桌桌的客人,捋着胡子满意地说。这迎亲和送亲的这桌儿,是主桌,摆在最里面正中间。索佳哥哥是今天最尊贵的客人,再下来就是奶娘,四个丫环和四个骑手。按规矩下人不同桌,但今天她们代表着那伦家族,所以英才父亲坚持要他们上桌,这胖哥哥倒没什么,这奶娘和丫环,骑手们别扭得不得了,连筷子都不会拿了,实在没办法,只好为她们在旁边另摆一桌。这迎送亲的这桌儿就是索佳哥哥,骆神医,潮洛蒙姑父,大姐夫,还有老管家。大姐夫对骆医官挤挤眼睛,又看看索佳哥哥:“哦,今天这胖哥哥怕是难过这关啊。
骆医官又是傧相,又是贵客,被大家恭维的,百般的不舒服。酒席开宴了,主持人还是老管家。英才姑父回头向骆神医说:“今天送亲的是最高贵的客人,新郎家父母是不能出面的”。几乎每个桌子都来向索佳的哥哥和骆医官敬酒,这大二三四几个姐夫,连那个假洋人为了躲开五姐妹的絮絮叨叨,都凑到这桌和索佳哥哥,骆神医和姑父喝酒来了。四姐夫这个候补道台,还爱和大姐夫较劲,非要和他喝个“官”酒。三姐夫倒摽住二姐夫:“问问姐夫那大生意如何做?”这五个“一担挑”,一反平时文静严肃的样子,嘻嘻哈哈地说东道西,骆神医看着只想笑。潮洛蒙姑父看看几位,给他们定规矩:“这桌上可都是爷儿们,咱喝酒可不能装怂。”索佳哥哥笑了:“对,对。”那五个姐夫你看我,我看你,最后又看骆神医,骆医官说:“咱们今天文喝行不行?”“文喝如何喝?”“每人挨个出酒令,每句里都要带一种酒,可又不能说出‘酒’字。下句接上句,要押上句的韵。一句一杯,出不上来的,就喝酒。”“好,好,”姐夫们异口同声地赞成。姑父看着索佳哥哥,客气的说:“今天你是主宾,你说呢?”索佳哥哥正色回答:“客随主便,任听安排。”好大的气派!姐夫们相互使了使眼色,有些不屑。饮酒开始,先请主宾。索佳哥哥上来拿起酒盅就连喝了三杯,对大家说道:“文浅酒深,先饮为敬,往下传。”第二个轮到骆医官,骆神医开口就来:“黑家窝铺‘黑家烧,”桌上的人们点头赞许:“起头扣题,不错,不错。”第三个轮到了潮洛蒙姑父,他想了一下:“‘套马杆’下迎风飘”,姑父解释说: “我们草原上的人,都喝套马杆酒。”“龙江边上‘高梁红’,”大姐夫倒是来的快。可叫人抓住了把柄,“红字不压飘字的韵,喝酒,喝酒。”大姐夫干了一杯。“兴安岭里‘苞米糟’。”
二姐夫看看大家,讲着这苞米糟的来历。“这林子里伐木的人都喝一种用苞米,棒子,苞米杆,合着做的酒,就叫苞米糟,劲儿贼大了,六十度。到林子里,你就得喝这种酒。”三姐夫胸有成竹,端出沈阳城里的高度酒:“沈阳‘腰窝’满街找。”“这酒贼劲大,我喝过。”姑父回应道。
四姐夫 说得是甘肃名酒, 还是道台大人文底深, “‘五谷西凉’黄河涛。”词还不错。
五姐夫扶府了扶金丝眼镜,嘴中念念有词“举杯干邑酒盅小,‘庞赫马鲁’美味娇”。
大家起哄:“讲,什么是那个马鲁,不能蒙人,讲不上来,就得喝酒。” 小洋人看着大家说:“庞赫马鲁是法国波尔多红葡萄酒的最好产地。我讲的可是法国名酒。你们不懂了吧?”可不能小瞧五姐夫,这个小买办,国外的事儿知道的就是多。人家把两句都对上,还开了酒令两句的例儿。
骆神医看大家喝的高兴,索性放开来:“这回每人两句,叫双喜令。说前,自己先喝一盅,喜事吗,要成对的,可说喜事不点喜字,还要跟上句的辙韵。”当然还是骆神医来定规矩,大家都没意见。索佳哥哥照例事先喝酒,不言语。这回喝了六杯。“这一次就三两那,他已经有一斤多了。”大家好奇地看着这个胖小子,都觉得他应该开始晃悠了,好像身体也在摇动。实际上是几个人自己在晃悠。姑父摆着他那巨大的身躯,手里拿着小酒盅,边咂边慢慢想着他所经过见过的最好的事··· “媳妇人进门,姑父任梅林,”这姑父最实在,娶老婆和当官是最好的喜事。
“少年督脉准,关外见舅亲。” 骆神医的人生大事,就是十五岁行医,然后来北方找到舅舅。
“驱敌返江北,录为衙中人”大姐夫的正气逼人,他参加了对沙俄的战斗,后来被黑龙江将军看上,现在在将军衙门中行走。
“家中担重任,木价涨十分” 。 二姐夫想了半天,还是前两年当上木材行的老板和木材涨价是他最高兴的事,你看他贪心不贪心。
“沈阳城中店,洋货收进门。”三姐夫干完酒,他心中比较美的是在沈阳开了个古董店,生意满好。
“知府首赴任,家中添男童。”四姐夫身为官场之人,首次的当官上任和得儿子都是荣耀的事儿。
“飘洋过海外,津埠留高任。” 小姐夫自然是海外的留学和回国的任职这都是大喜事。
“我看你们几个,这是老婆都不在身边,要不敢在这儿说,最大的喜事不是娶媳妇儿?看你们是想找不舒服了。”潮洛蒙姑父一看,就自己说娶媳妇是喜事,脸上就有点挂不住,站起来假装招呼五姐妹。“哎,你们几个姐妹···,”这哥几个就急了,说好听话的,噗噜后背的,赶快就来安顿这蒙古姑父。“姑父姑父,您的对,当官娶妻天下第一吗。”四姐夫拉着姑父坐下,“咱们一人一杯,骆总医官您也陪一下,啊。” 骆神医看着听着,心里还在想着喝酒的新道道:“第三轮了,每人一次两句,规则照旧。咱们换个内容,在酒令里说一下自己是做什么的,行不行?”“好吧,···”人们开始思考着。“我还是自己喝了吧,九盅。”索佳哥哥一口气干了九大盅,没事似的坐下了。三姐夫疑惑地看着他,拿过酒壶打开盖子闻了闻,“怎么,不信,你来三杯?”索佳哥哥有点较劲,“没有,没有,哪能不信呢。”众人赶紧相劝。骆医官先举杯。
“仲景华佗为我师,皖生从军奉天知。”说完后一饮而尽。“好,说得清楚。”大家齐声喊好。
“王爷身边一武将,领着骑兵到处逛。”“哈哈,姑父,喝酒,喝酒,你违反规定啦,你那武将是不能说的,还有,你得押人家上两句的韵”。大姐夫抓住了姑父的两点不足,“不是罚,喜事双杯吗,两杯,两杯。”姑父眨嘛眨嘛眼睛,拿起酒盅连干了两杯。
“白山黑水衙前值,嫩江兴安任我驰。”
“语句虽然欠推敲,可一片爱国之心,历历在目”。骆神医心里评判着。没人提出异议,接着来。别看那二姐夫天天钻林子,出语还顺着呢,“松桦榆杨粗细枝,豪官市井家中私。”“木材行老板也还真是内行,兼着做些家具,最后一字押韵稍欠。”好,轮到真有诗韵的古董行家了,听听,珍品还真不少啊。
“秦皇武帝身上织,宋明墨画墙上诗。”
四姐夫的酒令还不如不说,那三品候补何年是头。
“孔雀补三衙门止,朝服四年家中湿。”
“真乃一片凄凉,官场艰难啊,”骆医官摇头不止。
五姐夫扶了扶金丝眼镜,先用“英格丽事”朗诵了一遍,然后在大家诧异的目光下,又用地道的天津话讲了一遍。
“船粮舶布缎绸丝,金发碧眼语我知。”
那天津话,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这小姐夫要不人家去国外留学呢,就是有才气。该第四拨了,”骆医官也才穷了,“出什么题呢?噢,每人为英才索佳结亲赋诗一首,”“好,以此为庆!”大家举杯,一致通过。几分钟后,骆神医举手,心想,“还是自己先来吧”,没想到索佳哥哥站起来了,粗嗓大门的念起来,这时,全客厅都静下来听,长白山兮嫩水兮,森林茂密雪水滴,只羡黑家少年至,仙山采得雪莲兮。
惊讶的几个姐夫目瞪口呆,好半天,大家才反过味来,和着大家的掌声连叫了几声好。索佳哥哥环顾着大家“是不是再喝一个啊?”全场各桌响应,“对,为新人干杯。”“对,对,应该,应该。”四姐夫带头喝酒,然后催着骆神医将他的诗念给大家。
悬壶济世远古今,九华兴安云中心,刮骨疗毒英气在,喜得雪莲配人蔘。
骆医官这诗,真是发自内心的,虽然南腔北调,可人们听了诗,还是感受到了,那人和人真正的深情厚谊。客人们悄悄交流着英才和骆医官的故事,骆家舅舅坐在英才父亲旁,看看外甥,瞧瞧叶赫老爷子,眼泪就噗噗地掉下来。
当看到这十几桌的人眼睛都在往这儿瞧,姑父也就大摆起文人的架子来,站在那儿,转着身子,慢条斯理地朗诵:姑父本是一粗人,心中就亲自己人,天天都盼英才好,升官发财带结婚。
全场叫好,可鼓掌最响的还是姑姑那桌。姑姑和英才额娘们兴高彩烈地夸耀着,这回可成了全场大表演。整的大姐夫还紧张起来,骆神医一看,“这不就成了赛诗会了吗?” 大姐夫一边念,举着酒杯的手还抖上个没完。
小弟自幼是神童,孙子兵法五岁通,娶得佳人来相助,定要奉天传美名。
照例掌声一片,可大姐夫最关注的还是五姐妹那桌的反应,只见大姐在那儿也是高兴得前后左右的看,晃得那扇形冠两头的坠儿,都打到其他妹妹的头上,大家纷纷往后躲她。“过关啦,姐夫。”二姐夫悄悄地拽了拽大姐夫的后襟,“坐下吧。”这时,几个姐夫才悟出那个索佳哥哥大声朗读的用心。那个咬牙恨呀,可没办法,今天要是整不好,那回去准是没有好果子吃。该二姐夫的了,
黑家窝铺五朵花,小弟从军早离家,今日娶得美人归, 亲人只盼胖娃娃。
全场叫好,就这样,把二姐夫还弄得是汗如雨下。赶快看看那边桌上二姐的脸色,还是在矜持地微笑,总算能放下心来。其实姐妹五人看到二姐的丈夫在这么多外人面前夸她们,那心里当然是美滋滋的。骆神医这边看看那几个手足无措,搜肠刮肚的姐夫们,那边再看看那个胖小子,“今天这憨人,可把我们给哄了,这个坏小子,坏水真多。”轮到三姐夫了,这用词就越来越好,诗也越来越精。
嫩江名石甲天下,长白彩玉美如,今日珍翡得美翠,精雕细琢耀中华。
本来这诗确实做得好,可人们也不知是没听清啊,还是怎么回事儿,一时又静了下来,这三姐可急了,自己站起来鼓掌,这才先噼里啪啦的,后来又带起哗哗的掌声。骆神医见大事不好:“这姐姐们开始着急,要乱局呀。”他跑到后面说了几声,“声音太小,没听清,再来一遍,再来一遍。”人们随声附和着,还起着哄。三姐夫清清嗓子,又来了一遍。还没念完,骆医官就带头鼓掌,全场响应,三姐夫对着骆神医:“谢谢,谢谢,若无骆总医官相帮,这马失前蹄,那贤内定将不饶啊。”这回场上风头转过来了,五姐妹一个比一个心里焦急,生怕老公的诗,得不到赞扬和掌声,又怕后面的压过前面的。那四姐夫五姐夫倒沉稳了起来。四姐夫先站起来,清清嗓子,然后自我介绍起来....
作者简介 :赫连佳新,笔名秋叶。是中国北方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他在文学作品中曾以佳新、小成、赫连、秋叶署名。赫连佳新是中共党员,满族,共和国同龄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生于东北,成长于内蒙古,曾经在经济领域工作多年。他作品主要以文学著作和诗词为两个方向。文学作品突出的有超长篇历史小说《关东秋叶》(已出版一、二、三部,四、五尚在创作之中。整个小说为五部,四百五十万字。) 赫连佳新先生的文学作品坚持对历史的尊重,突出爱国主义,着眼于普通人的真善美,在文学作品中注重对科学知识的传播。他的小说涵盖三个阶段,即历史、现在和未来。《关东秋叶》(1887年-1939年),是一部超长篇历史小说,是描写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自发组织的“义勇军”,进行抗日的故事。《叶赫食府》是表现现代社会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小说努力表现中国老百姓,那些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中的遭遇,和他们内心的纯真善良的品质。而三十万字的小说《翡翠公主》,是作者进行的新的尝试,介乎于历史和现在的穿越爱情故事。赫连佳新先生近期开始构思《科幻奇案系列小说》,现在已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重点推出了《电脑骑士》、《幽灵球队》两本小说集,而后面更加精彩的《贝湖魅影》和其他的故事也在创作中……。这个奇案系列,是描写世界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离奇案件,以及社会对向未来发展,产生一些令人担忧科技事件的科幻小说。在文学创作的另一个方向,他以秋叶署名的诗词,已经深入人心。近几年诗人的诗作已经多达几千首,他的诗歌细腻优美朗朗上口,为很多的诗友所爱。诗人秋叶(赫连佳新)特别对古词偏爱,他的百花词是很多诗友的最爱,诗句优美,不拘泥于格式。而他的散文诗则偏于叙事,把对祖国、家乡、人民的热爱,表达得淋漓至尽。《关东秋叶》一二三部,经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制作,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小说形式,广播小说已经在中央电台《作家栏目》播出,在各省的广播电台和新媒体都已经和正在播出,反响极为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