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算黄算割
作者:雷涛 主播:贞礼
当麦穗渐渐泛黄的时候,“算黄算割”就从遥远的地方飞来了。在树的枝头,在农舍的屋顶,在村寨的上空,或停驻,或盘旋,发出一阵又一阵清丽的声响:“算黄,算割”,“算黄,算割”。这个时候,爷爷、大伯就开始磨镰,也重新规整扠把、扫帚、牛笼嘴一类的农具,准备夏收了。

你要“算黄算割”呢!它像天使一般在反复叮嘱人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也警告那些懒汉:三夏大忙,绣女下床。收获的季节到了,玩够了,该干活了。
听到这种舒缓的,含情脉脉的鸣叫。再展望经过深耕、播种、浇水、施肥和整一个秋冬的管护和春雨的滋养之后,所呈现在眼前的麦浪慢慢由绿变黄,人们的心比蜜还甜。“算黄算割”如同神灵化蝶,把喜悦和叮嘱都镶进了人们的心田。

可不是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麦子是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它将成为人们延续生命的宝物。适时收割、碾打、归仓太重要了。如果麦穗还发青,颗粒尚未饱满就下镰,就会少收许多,很多的汗水就会白流,倘若在烈日的暴晒之下,麦秆麦粒已经是干黄干黄的,还不及时收割到场,金黄金黄的麦粒便会自动脱落于地,那该是多么惋惜多么心疼的事。还有,假如老天爷不睁眼,在你怠慢之时,却下起了连阴雨,麦粒便会萎缩,甚至发霉,那损失就更大了。

“算黄算割”这个精灵就选择了这个时节,悄悄地,自天儿降,与苍生对话交流。它究竟是上苍的指派,还是神农后稷的驱使,都无法追问了。它将美丽的身姿隐蔽起来,只把提示的歌喉奉献给大地,奉献给农夫们。这是整个夏收获这个交响乐中的引子,是与劳作号子和鸣的乐章。

我幼小时,每每听到“算黄算割”的声响,就在树荫下边环顾回望,想瞅见它,亲近它。可是总是瞧不见。问母亲,母亲也喃喃地说:“这是神鸟,我活了大半辈子,也没有看见过。”从此,我失望了。这失望却带来更多的好奇之心。我相信,总会有一天,我会在它鸣叫的地方,撕长耳朵,放开眼光,静静地听,静静的守望,直到如愿以偿。

高高的麦堆在打麦场上耸立起来了。人们还渴望“算黄算割”飞临这果实累累的上空,和人们一起分享这劳作的欢喜。然而,它却不声不响的离开了,远走高飞了。可是,谁都知晓,那美妙的叫声还在苍穹之中环绕。明年,他一定还会来,而且,是永远永远。
作者简介:

雷涛,1954年出生于陕西省武功县,197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干事、部长秘书、宣传处副处长、办公室主任,《陕西宣传向导》主编,西安电影制片厂常务副厂长,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陕西省杂文学会名誉主席,陕西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书画院副院长,陕西文学基金会理事长。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游记散文集《走近阿尔卑斯山》,纪实文学集《走向王国》、《走出西影的女人们》,文论集《文心鳞爪》,《困惑与催生》书法集《心迹墨痕》。2010年获俄罗斯“伟大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勋章和“契诃夫文学奖”。
主播简介:

贞礼,国家普通话测试水平一级乙等,第五、六届中国诗歌春晚(陕西西安会场)(商洛会场)获优秀朗诵艺术奖;2019香港新国风华语诗歌节获‘’天籁之音奖‘’;2019年全民悦读朗读大会全国总决赛二等奖;2019年11月‘’"秦皇山海全民诵读大会全国线上评选,陕西赛区唯一入围人气之星代表陕西赛区参加全国总决赛,荣获‘’最佳声音奖"。全民悦读木兰书院阅读会秘书长、全民悦读陕西阅读会秘书处秘书、宣传员;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朗诵委员会委员;陕西汉唐文化艺术社常务理事;陕西传播学会心理学分会理事;西安忠实书院形象代言人;都市头条金牌主播、形象代言人;陕西省社促会诵读专业委员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