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种蔬果,自产自销乐了“两家人”
王安德
农村,农民菜地里生长出来的各种蔬菜,从采摘到走进象山里市场,不过十几分钟或二三十分钟,"原汁原味和用户"见面,物美价廉,放心食用。
4月27日采风, 走进象山里农贸市场,这里出出进进的人群,大都是附近村庄的菜农和老矿务局的"老年"住户,开学季,还有陪娃上学的家长们,还有薛峰,板桥,白马滩,黄龙人也在这里拉菜,人们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寻找自己的"猎物"。
这里没有选择,不用挑拣,随意买上几样鲜菜,保你满意而笑。
要是路过这儿的市民,到这儿偶然地买上一把菜,几斤水果,甚至吃上一碗饭,你都会感叹"价格咋比其它地方低的多"。
访问过在市场卖菜的菜农,他们笑着给出一个答案"我们卖的菜,没有经过二道贩子,采摘后直接应对客户",这就是价格偏低的原因,菜农直言。
在市场周围,我们也找不到那儿有二道贩子,这里的菜农说"他们想要,我们也不给他们,要不然,他们那些人会坏了我们的行情"。
这儿卖菜的,多数来自于附近涧南,北涧西和薛曲村的种菜户,还有一些来自于板桥山里的种菜人和果农,他们会将自家种植多条的部分蔬菜拿到这儿一卖,顺手买几件家里需要的物资或物品,从来不花冤枉钱,不跑冤枉路。
这儿的蔬菜品种多而菜质优,新鲜上市的北涧西蒜苔就是在韩城很有名气,一位来自学生的李家长说,我们在象山农贸市场买菜,一来价位底,他是直接由菜农拉来的自产自销商品,无污染,质量还好,价格比别的地方能底20%,从中我们客户得到优惠,菜农也不必到处跑路发菜,节省了时间。
这里的自然条件和气候,适宜种植各种蔬菜,假若你和家人休闲没事,在家里闷的慌,你可以从澽水桥顺河西行,来它个"澽水河边菜园半日游",就能分享这里菜农的美丽风光。
你看,涧南村人,走进田间地头,精心打造他那几分良田,你走近看一看,薛曲村,垮度几里路的河滩,河边,几十年靠"田"种菜,靠"菜"养家,北涧西村,传统种植几十年的蒜苔,和别的地方就是不一样,苔长粗而嫩,味辣而又甜。
细细追寻这儿的秘密,温热的气候差别和一年四季不断的澽水河水起着关健性的作用。
这儿的人很勤快,勤快的让地生金、生银,勤快的让地肥沃、蔬菜茁壮成长。
种菜是很累的农活,菜农种菜很有耐心,又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加之掌握的温差等特点,对每一种蔬菜不同周期的健康生长是很关健的。
进入象山里的蔬菜主要有菠菜,蒜苔,干蓝,香菜,还有芹菜,西红柿,热萝卜等,大多数出于澽水河边的“原汁原味”
象山里的水果品种很多,更很新鲜,摆在摊点明显位置的有“火红火红”的草莓,酸甜爽口,“果果红,一串串”的樱桃,刺眼照人,味道酸溜溜,甜在心头,三种不同品种的“香瓜”有的白洁如玉,有的像一幅小画一样,各有特色,香味扑鼻,菠罗,西瓜,香樵,等品种繁多,说也说不清,夸也夸不够。
在这儿的“生意人”很厚道,很诚实,饮食店里干净卫生,价底味美,不大的一块地方,就有二三十种不重名的韩城美食,入“住”象山里,招人喜欢。

象山里也是一处“杂货”市场,十几家小商品摊点,让附近人在购买各种蔬菜的同时,同时可稍回日常用的小物件。
象山里处在象山脚下,象山里就在狮山的傍边,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适合喜欢早游的人们“出门溜个弯,蔬菜带回家”。
作者简介
王安德,男,1960年6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陕西,韩城,卫东人,1980年参加公安工作,历任派出所副所长,所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自由撰稿人,文学爱好者,现系韩城市作协会员。曾参与韩城市公安局史志编写工作。
几年来,先后编写《红色家庭》巜暴乱冶户川》巜白叶树梁》《201》巜过年了》等文稿,撰写的巜我的女儿是第一书记》荣获全省精准扶贫奖。有多篇文稿发表在都市头条,部分作品在陕西农村网和韩城作家,韩城文学,韩城文学园网站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