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仙境云丘山【续6⃣️】
文/刘奇康

4月19日下午,天气晴朗风和日丽,云丘山景区更是绿树成荫,山花烂漫。在导游部贾敏涛女士的陪同下,我由行政办文员郭凯丽相伴,踏入了云丘山景区久负盛名的神仙峪,开始观赏神仙峪美景,聆听那动人的传说。

神仙峪地处云丘山圆大正山麓,全长约四公里许。相传,道教圣祖老子李耳曾在此地云游下榻;北方之神真武大帝在此修道成仙;全真教长春真人丘处机在玉莲洞修身并创立龙门派。由于这些神仙涉足的缘故,此峪被后世人称为神仙峪。

我的第一感受是,神仙峪清流婉转、古木参天、柿子树成林、鸟语花香,空气清新、风景如画,是修心养生的胜地,称之为神仙峪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进入神仙峪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矗立的大石上写着"鞭杆挑花篮”五个大字,并配有图案。这同云丘山著名的"中和文化"紧密相关。。
导游贾敏涛介绍说,云丘山的中和文化最早说的就是男女之间的中和,由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间的战争伤亡造就了男女之间的野合延续子孙,到社会文明发展形成的相亲形式,经历了数千年,每年的中和节,没有对象的男女青年都去相亲,相亲的信物就是鞭杆和花篮。
相传,云丘山一带的单身青年男女在中和节上山祈福求偶,手拿花篮的女子会将花篮挂在树上,单身的男子拿着鞭杆去挑相中的花篮,挑到花篮后两人彼此中意,一桩自由恋爱的婚姻就开始了。如果女子看不上男子,就会要求他把花篮放回原处,如果男子挑不上花篮,那他就变成了一根光光的棍儿,“光棍”一词也就来源于此。
云丘山的相亲还有一首《鞭杆挑花篮》的好听歌谣,它唱出了年青男女相亲相爱,也唱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中和向家庭中和的延伸。进而由家庭的和谐延伸为社会的大和谐。
神仙峪有一个四季流水不断的泉,人们都称它为"神泉",那么,为什么称为神泉呢,一是传说真武大帝修行于祖师顶,汲此泉而饮;二是传说道教始祖老子下榻“榻耳坡"时也临泉掬水而饮。更有趣的说法是,在清朝光绪三年的时候,天下大旱,寸草不生,方圆百里的泉水都断流,唯有这个泉流着水,周边的老百姓都来饮水充饥,许多地方的人都饥渴而死,云丘山一带饮此泉水的人都健康的活着,因此人们把它称为“神泉"。

神泉还有更加神奇之处,就是身上皮肤发痒的人用泉水洗上几次会不痒了,肚子疼的人喝了泉水就不疼了,诸此种种,人们称之为神泉。其实,用现在科学的角度来解释,是因为云丘山上的中草药很多,雨水过后草药的叶子通过雨水冲刷,掉落泥土后渗入根部,进而形成百草水流入泉里,这就是泉水可以治病原因。(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