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确切地说,第一次看见她,是在2012的秋天,和同事一同前往千灯古镇时。
那一天临近中午时光,几个人随意走进了古镇,走进那家民族服装店,我竟然还从那儿买了件民族风的披风。
女店主说,它有四种穿法,如果买了,她负责教会。
而我,终究没有学会那四种穿法——同事走远了,我只顾着急急忙忙追赶他们去了。

再次走进千灯古镇,已是2014年的五月,那一日,前去拜访一位相交多年的朋友,两人相约好在古镇碰面。
走近民族服装店时,女店主正低头细致地编着手串:只是很普通的一颗一颗的红豆,经了她巧手的摆弄,再镶上一朵红花、一个貔貅,就成了一个手串,有了不一样的韵味。
五月的阳光,暖暖地斜照在店铺一隅,也斜照在她的身上。她,仿佛是沐在一片柔和的光晕里似的,望去,竟然是一种无以言表的静美。
“这红豆也是你自己打的洞啊?”于是,问她。
“是啊。”她抬起头,浅浅地笑着。
“作为女人,一定要爱惜自己的手,”我翻看了一下她的手:“等你不穿手串的时候,抹点护手霜,可能会好点。”
“我都已经习惯了。” 她胖胖的满脸喜庆的丈夫,也在一边微笑着,招呼我们进店随便看看。

那个时候,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跑了进来,嘴里喊的竟然是:“爸爸妈妈”!
“这是你们的孩子?”
“是啊。”她腻宠地看着那个小女孩。
“我夏天要回老家,下次,给你带些指套。这样,你再穿手串的时候,就戴着指套穿。”
“那就谢谢你了。”依旧是浅浅的笑。
几个月后,再去古镇,果然就带了一袋指套送给她。
那一次,才知道,他们是东北人。也得知,在同里古镇,他们居然还开着一家类似的店铺,真能干。
夫妻竟谢个没完,只得匆忙离去。

茫茫人海,人与人的境遇,似乎是带有缘分的。此后,又去过几次古镇,经过他们的店铺时,两人会招呼我进去坐坐。每一次,和他们微笑挥手道别,内心里,也是愉悦的。
那件披风的四种穿法,终于学会了三种,其中一种,连女店主自己也忘记了。
只不过,穿的概率,不是很高。
如今,它仍然静穆地挂在我的衣柜里,如同往昔的记忆一般。
—作者—
小柯,甘肃天水人,现居江苏。个人微信平台:小柯天地(yftd201666)。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