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给新入西安市作协的广大文友
文/魏增刚
昨天,我同大家一样惊喜地领到了西安市作家协会的会员证。
去乐游原领证费了时间不说,那地方确实难找,一般陌生人不打8个电话或发8条微信是找不到的,可见,我们领证的艰难与曲折。
同样,我们中的绝大多数,是终其半生,在文学上打拼了半生,才获得了这么一张小小的证书。这金色的证书饱含了我们在文学上艰难的跋涉,饱含了曲折的泪水,饱含了呕心沥血的汗水。我们要倍加珍惜它。当然,并不是去珍惜这小小的一个空本本,而是珍惜它背后的荣誉和沉甸甸的内含。
当然,它只是一个空本本而已。领回来之后,我把它同一堆臭鞋放到一块,照了一张照片,发到了朋友圈。我说,我们总是希望取到真经,费了千辛万苦,得到了真经,真经是什么?真经是空空。犹如我们终其一生在追赶,追到了什么?结果呢?化了灰,入了土。人生是什么?只能是过程,任何人都无法改变。说实话,华丽的作协会员证还不如臭鞋子更具有芳香。也就是说,汗水永远比果实更值得珍惜与怀念!也就是说,作家的乐趣是创作的过程,而价值是作品,而不是不断晋级的证书。
当然,证书是鼓励也是鞭策。领到了会员证,证明了我们以前的创作是成功的,有着骄人的成绩!但也表明,已往创作的一切,至从领到会员证的一刹那,就全部归零。然后,让我们重新开始新的跋涉与创作,我们大多已步入中年,就记住路遥的一句话:让我们“早晨从中午开始”吧!
说起路遥,我不得不说,我们这些文学后辈们永远不要忘了曾经在我们这个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星球上,有过这么一位为平凡的普通大众创作的悲苦平凡又伟大的作家!我们可以不歌颂他,但永远不要做一个忘恩负义的假文人,更不要坻毁他,他曾经如比干一样把一颗火红的心从胸中用自己的双手直接地挖了出来,奉献给了我们生活过和生活着的土地和岁月!以致他才活了42岁!最好,我们应该如他一样把自己的文章无偿地奉献于不死的人类之树。也就是说,不要文人相轻,我们不坻毁别人,别人才不会坻毁我们,不会怨怨相报!要知道文学长廊如广阔之大海可以容得下一切爱好文学的有识之士。唯此,方可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蓬勃局面!
有人说我们的时代是最差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其实每一个时代都是这样。我们心中时刻要有危机感,时刻要在心中说,我们这个时代是最危险的时代,我们要“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然后创造出最好的时代!也就是说,假如生活中没有天使,我们呢,要勇立潮头,敢于发声,敢于呐喊,敢于胜利,敢于同所谓的权威以及腐朽落后斗争,做生活的天使!引领时代的潮流不断向前!
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之根系要永远地扎根于生活的厚实土壤中,方可茁壮成长!显然,好的文学作品不是在办公室想象出来的,它产生于田间地头!办公室产生不了文学的参天大树,也长不了文学的小树小苗!文学来源于普通劳动者,最终又回报于普通劳动者,文学不属于极少数人的卖弄,不属于舞弄花拳秀腿者;不属于小时代,属于大时代!
我在领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证时,张鹰老师说,未央区大约60万人,作协会员才100余人,我说太少了,未央区有6万名作家也不为多!这次去领西安市作协会员证,我的编号是1007,也就是说1000万人的大都市,才1000余名作家。叫我说有100万名作家也不多!我们应该知道,作家对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引领,起的作用是何等的大啊!我们成了极少数,这是我们的荣耀,也是社会的悲哀!所以,我们的担子,我们责任可想而知!在学校,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社会上,我们也被称为也自称为老师,我们就不要摇头晃脑拍马溜须故弄造作,真正地拥有文化人的风骨和儒雅,兢兢业业,为人师表,争当人类的一个灵魂的工程师!将一部部一篇篇不朽之作献给飞逝的时光伟大的人民和可爱的祖国!
我说过,陕西这块地方适合长出文学的大树小苗。陕西诞生了一些伟大的作家如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众老师,诞生了《创业史》《人生》《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丑石》《秦腔》等惊天之作。他们是陕西的骄傲!评论家李星说过,同时代的作家,莫言路遥陈忠实贾平凹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都不会使人感到突然!我们应该永远把他们作为我们的老师,去追寻去学习去奉献!即使当不了参天大树,当个挺拔的小树和开着鲜花的小草也未尝不可!
最后,应该再次说,“文学依然神圣!”并再次把路遥的一段话记于心间。
“永远把忘我的劳动看作生命的必须,即便没有收获的指望,也应该心平气静地继续耕种。”
一一完一一
电话(微信):15309231945.
作于:2020.4.26.19:05于西安电子四路。

魏增刚,男,46岁,毕业于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随笔散文《脚印》一书。在《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炎帝故里论坛》《于都诗词》《乡土蓝田》《吉瑞墨香文化传媒》《城市头条》等十余家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500余篇。最喜欢路遥鲁迅的作品。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