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后,无真无假。开悟前,我们生活的这个三维世界,有真有假。 什么是真?自己的亲身体验、自己亲眼看到的、正史记载的是真。尽管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亲验、亲见、正史也未必是真,但至少没有故意说假话。
什么是半真半假?亲朋好友亲眼见的、亲耳听的、野史记载的、民间传说的,半真半假。
一
一位生活在西藏的老妇人,笃信佛教,每天颂佛号不辍。
她有一个经商的儿子,来往于西藏和印度之间。老妇叮嘱儿子,去印度时,给她请佛骨舍利,儿子答应了。
多少年过去了,老妇一再叮嘱,儿子一再遗忘,眼见得老妇时日不多了,还是没有得到佛骨舍利。
儿子再次从印度回来,快到家时,忽然想起母亲的叮嘱,心里甚是过意不去,恰好路边有一块狗骨头,他捡了起来,擦拭干净,带给了母亲。
老妇如获至宝,供于佛龛之上,日日香火,天天念佛。到了往生那天,天空瑞彩祥云、香雾仙音,往生极乐世界了。

二
一位老妇,每天念诵六字真言:嗡(ong)嘛(ma)呢(ni)呗(bei)咪(mei)吽(hong),念时身放光明。
一位高僧经过这里,听到老妇的念诵,看到光明,就来到老妇身前,纠正老妇说:咪(mei)字发音错了,不能念成“niu”。
老妇按照高僧的读音念诵,光明消失了。
高僧赶紧对老妇说,你还是按照你原先的念法念吧。
三
鸠摩罗什七岁时,随母亲去寺里拜佛。
鸠摩罗什看到门口有一只大铁鼎,就举起来玩。旁人看了,惊讶万分:这大鼎起码有几百斤,他一个几岁的孩子,怎么拿起来像个玩具?
鸠摩罗什听了,将铁鼎放下,意识到铁鼎的沉重。再去拿铁鼎时,铁鼎纹丝不动。

上面三个都是故事,真假难辨,但是说明的问题都是一个:真假不重要,知识不重要,发心最重要。
我是喜欢琢磨的,对什么问题都要问个究竟。我看到眼前有许多门,道家的几扇门、佛家的几扇门、维度的几扇门。要从哪个门进去呢?这个门看看,撞几下,那个门看看,撞几下,至今仍在门外。
身边有几个修炼的,他们不琢磨,甚至不看,冲着一扇门一直撞。开始我笑他们傻,怎么不分析分析,看看哪个门更适合你,找到适合的,再撞也不迟啊。
最近发现,他们进门了,我已经看不到他们的背影了。
一切阅历、知识、听闻都是修行的障碍,先天的本我,圆融无碍,不需要任何知识的加持。
一切有为法,皆是梦幻泡影;一切求索,都是雾里看花。
声明: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在初期是对立的,若不准备修行,看我的文字是有害的,以后不要阅读我的文字,敬告,谢谢。
https://mp.weixin.qq.com/s/T2IxoDCKw0a4n6ZSsOjlj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