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摩诘经》修学笔记(卷一)
佛国品第一:
《盛大法会帷幕开启》
作者/吕兴福
《维摩诘经》是《维摩诘所说经》的简称,亦名《不可思议解脱经》。所阐发的空性般若、清净不二、了义解脱等教理,总不离第一义谛,实属了义大乘经典。
“如是我闻”。一切经典的体例。佛示现涅槃前亲口告诉阿难说,今后整理经典时,一切经文都要用这四个字作为开始句,既然是我们都熟知的,故从略不作笔记。
五重玄意、六种功德等修学解说惯例亦复如是从略不记。
“一时,佛在毗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另有十方菩萨等众所知识,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诸佛威神之所建立”。
我们当仰慕和赞叹这些当年与会的诸上善人们,能亲临佛所,聆听佛陀的教导,是何等的福报。赞叹诸上善人也就是赞佛功德,因为他们之所以能悉皆成就智慧行愿双重圆满,都是“诸佛威神之所建立”。
我们随着经文,更加详尽地了解了这些大比丘众和菩萨们。
我们先看与会的大比丘们:为了护持一代时教庄严法城而受持佛陀的教育,都能弘扬佛法效狮子吼,个个名闻十方。能随缘引导众生,作众生的不请之友。续佛慧命,绍隆三宝,能使佛陀正法延绵不绝。勇于降伏魔怨制诸外道。自我身心悉已清净,永离无明习气的缚缠,比如所谓五盖十缠的困扰等。心已解脱安住于正觉无碍境界。念力定力三昧总持,为人说法辩才无碍。六度万行及各种随顺方便之力无不具足。达到无所执着的境地,常住于无生法忍之解脱彼岸。于此世间,随缘恒顺,转不退轮。善解诸法实相,了知众生种种不同根器。
我们再来看与会的所有菩萨们。他们具已得四无所畏。以功德智慧修其心,个个相好庄严堪称第一。他们能舍弃人世间所有的装饰喜好,名誉声望高远超越须弥山。甚深信念坚固得如金刚一般。普施佛陀法宝就像普降甘霖雨露。给人说法其音和雅微妙第一。能深入缘起而断除各种邪见。不取二边唯有中道,也没有无明习气。演说佛法施大无畏犹如狮吼。其所讲说,声威就像雷震,虽然无有限量,已超越一切限量。会通所有法宝,智慧如海堪为三界导师。了达诸法深妙之义理,善于识别众生往来之所趣向乃至心识之所行。亲近无等等诸佛自在智慧、菩萨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关闭一切恶趣之门,只因示现而生于五道(六道中除去阿修罗道,故说五道)以现其身。真正是大医王,善于疗治众生病患,能应病施药,令众生信服而以此行持。这些菩萨们,可以说是:无量功德皆成就,无量佛土皆严净。其一切见者闻者无不蒙受饶益,一切所作所办功不唐捐皆能成就。如上所说,一切功德,菩萨们都是一应俱全无不具足。
上述这些对诸大比丘乃至诸大菩萨的详尽表述,在我们诵经时很容易被忽视而轻易放过。
这里虽然介绍的是他们的德相,然而这些德相的内容却是我们初发心者修学的榜样和目标,这个榜样和目标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直接具体到诸多细节和诸多方面,从而使得我们的修行有了参照体系和可操作性。
因此,我们要反复读诵,反复体会。至于五盖十缠、菩萨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等名相,通用于一切经法,修学者尽知,故而从略,不复详解。
到会的菩萨们,经文上提到名称者五十二位为代表,共到会三万两千众。加之八千众大比丘,已四万众。另有一万梵天诸王,一万两千天帝,另有八部护法乃至四部弟子等无量百千之众。
如是大众恭敬围绕释迦牟尼佛,就像是须弥山王显现于大海之上,安处于珠宝装饰出的狮子之座,大威德蔽护着一切诸来大众。
对于法会的殊胜,经文给予了高调渲染,文章造势,先声夺人,让我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能随文入观,全身心进入情景之中甚至对号入座,那么,就能沐浴到了义大乘的雨露甘霖,就能听到释迦牟尼佛乃至诸上善人至上圆满的教育,就能进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
为此,我们共同祈求大慈大悲上述诸大菩萨显大不可思议威神之力予以加持护念,祈求一切梵王帝释乃至龙天护法随喜护持,能令我们共修圆满、所求如愿。
法会就要开始了。我们先来看这次法会的缘启。
当时,在古印度的毗耶离城,有一位名叫宝积的长者子,这天偕同五百长者子,大家都高举着由七宝装饰成的宝盖,浩浩荡荡地来到佛所在的菴罗树园。大众先头面顶礼佛足,然后用各自带来的宝盖共同供养佛祖。
这时,释迦牟尼佛运用大威神力,将五百宝盖变幻成一个宝盖。变出的这个宝盖有多大呢?只见三千大千世界被其完全覆盖了。
更殊胜的是,释迦牟尼佛出广长舌相敷座说法的情形同时显现于三千大千世界。
另外,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高山大海、川原江河乃至日月星辰、诸天龙神各宫殿等等全部在此宝盖中显现。
还有十方诸佛、诸佛说法的情形也显现于宝盖之中。
这时,一切大众,看到了这不可思议的情景,看到了释迦牟尼佛的大威神力,大家纷纷称赞这未曾有过的殊胜,皆合掌礼佛,瞻仰释迦牟尼佛,目光不愿离开!
这段描写为我们还原了当时的美妙场景。佛祖为什么要作如此神通幻化呢?为了让五百长者子乃至众生对佛法生起信心,也是对法会所在给予进一步的庄严,故作如是神通变化。(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吕兴福,文学家、佛学家,著名诗人。惠川文学社创始人,惠川文学社名誉社长。中华诗歌联合会执行委员、首席顾问。几十年来潜心研究文学、佛学,颇有造诣。出版散文集两部;诗集三部;佛学研究《指归自性》一部;编著《筑梦军魂》纪实文学一部;还有近千万字的文学、佛学稿件在陆续整理出版之中。




中华诗歌联合会编辑部


(长按或扫二维码、欢迎加入中华诗歌联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