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巜茶经》,思茶圣
作者: 百无先生
图片:网络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全书一章一题,一题一议。分上、中、下三卷,共十章,合八千余字。在全世界共同防疫之际,再读巜茶经》,对理解天人合一,阴阳五形之理,茶为百病之药的至义,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于理解茶圣陆羽延绵三十年书写巜茶经》艰辛岁月的感悟。更是深刻理解茶文化,弘扬中华茶文化广博的基础。
《茶经》是茶道之魂。陆羽用一生心血,总结了种茶、制茶、饮茶的经验,将儒、释、道三教的精华和中华古典美学的理念融入一碗茶汤之中,突破了饮茶作为解渴,保健的单一物质功能,上升为大唐盛世的精神享受和人类多元文化的升华,开辟了人类饮茶的新境界,是后人发展茶道的依托之魂。
《茶经》是茶文化之源。《茶经》讲:“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历史十分悠久。但唐以前只作为治病与解渴,很少与文化联系起来。只有到了盛唐时期,陆羽和皎然等文人墨客相聚,一起品茗、鉴泉、论艺、吟诗。开创了”琴、棋、书、画、诗、酒、茶”的新风尚,在历史上第一次将茶与文化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现代茶道之源。
《茶经》是茶人励志之经典。巜茶经》第一章中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精为专诚;俭为谦卑不放纵。一个人行为专诚,德性谦卑,不放纵自己,就是一个高尚的人。这是对茶人的崇高要求,陆羽正是践行”精行俭德”的楷模。他的高尚人品,以及对事业的谈泊名利和人生的执著追求,对爱情的专诚的真实写照。他在《戏作》诗里写道:
乞我百万金,封我异姓王。
不如独悟时,大笑任轻狂。
大才子耿湋当面赞陆羽:“一生为墨客,几世做茶仙。”陆羽谦逊地回答:“喜是梦阑者,惭非负鼎贤。”
名满朝野的颜真卿对陆羽厚爱有加,出资为陆羽修建了”三癸亭”,陆羽设计,颜真卿题字,皎然作诗,史称”三绝”,陆羽只折了亭边青桂枝送给颜真卿作为谢礼,其情其意令人折服。
宋代著名诗人、黄州太守王禹冉,曾专程到竟陵赋诗述怀:
甃石苔封百尺深,如今尝味少知音。
涓涓泉水中霄月,留得先生一片心。
从此,茶圣陆羽将茶叶与文化紧紧的结合在了一起,不仅开创了茶文化的高雅性,更丰富了中华文化载体的多样性。片片茶叶化身文化的使者滋润人类的灵魂,更推动了一些地区的历史进程!
作者简介:
王文光,1957年生于潮州八景---揭阳渔湖半岛“双溪明月”榕江边新王村。自幼习禅宗达摩祖师所创武术---南技拳,号:百无老人。
1981年任广东省警官学校擒拿格斗总教练。
曾任中国法学会会员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编紊委员会委员
广东华文国学研究院書畫研究中心研究员
2001年与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教授、郎咸平教授创办广东第一家EMBA
崇敬并研习弘一法师文集及书法,常于越秀公园观音山上悟禅。爱喝茶,好交友,喜作诗文,舞墨寻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