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名家刘宝胜先生散文诗系列组诗
故乡的炊烟
文/刘宝胜
1 庚子春
一群莫名的魑魅魍魉,袭扰荆楚大地。泣不成声的黄鹤楼,困守了七十六个的日日夜夜。
解封,释怀了一颗颗焦躁的心,长汉两江的水,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新冠是一面照妖镜,一锅粥里的花生米、大豆、薏米、玉米、小麦等分崩离析,联合抗疫,才能把人类命运共同体这道紧箍咒念好。
暴风雨即将来临,已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疫去,山河无恙。中华经济复兴!奋进!
谱写新篇章!
2 春雨
小草,被一场春雨轻吻的,只剩下羞涩,土壤成了蚯蚓的王国。
岸柳伸展着慵懒的小蔓腰,奔流的小河,舞动着些许涟漪,和风赛跑。
山棱。田野。森林。细雨润无声,花儿次第开放。
吐出新绿的春色,赛香油的雨,润泽了大江南北。
3 春风
一缕春风,催醒了万物。
风,含情脉脉,吹孕了百花,吹开了芬芳的泥土。
紫燕呢喃,万物葱郁,春风拍打着荒芜上路。雨后的绿,爬满田野、山岭、森林,还有故乡的一亩三分地。
坡上青青,吹走了倒春寒。风含情,雨含笑。稚嫩的小草,被乐此不疲的风吹的前仰后合,思绪在岸柳上荡起秋千。
暖,被马拉松接力的风,吹的树叶丰满的像少女腼腆的脸,在阳光下情不自禁的跳起印度舞。
4 春天的鸟
陌生的梦,总有吝啬的理由。
一只狗的絮吠,足以
让黑夜的静颤抖。
黎明,被唧唧喳喳鸟儿吵醒
风分辨不清,它们是在和笼子里的鸟谋划“越狱”!
庚子春的我,禁足。没有了时间概念,玩弄起了文字,去梳理空虚和寂寞。
5 谷雨
一场频繁的雨,将谷雨送上了暮春的末班车。
紫燕传情,桃花谢幕。
轻许的诺言,
丰韵在潋滟的小河里;
谷雨,一朵芬芳的花,
丰满了春的记忆。
6 春雷
一声个性冷淡的雷,冲破云层,给春天一个拥抱。
一声霹雳,唤醒了沉睡的大地。蚂蚁我行我素,在巢穴里演练如何逃生。
雨,踩着故乡的泥泞,小心翼翼,生怕踩疼了小草。
风,说话不着边际,狂妄的和树叫起板,小鸟蹲在树枝上,平息无聊的争吵。
7 春的沉思
滴答的雨,下在了微凉的清晨,风碾碎了疫情时的焦虑。
午时,和王林张乾一起品茶,暖,动情的流满全身。谈吐间,情真味浓,过滤掉的不仅是浮躁,还有嘈杂的诟病。
试问人情冷暖有几何?漠视!莫试!
风刮走了尘埃,一同刮走的还有经不起考验和推敲的琐事。表面看似人面桃花,一夜暴风雨,裸露出原始的本性。
内心藐视那些孑孓的小人,被鹰叼走的,并非是你的战利品。
面对黎明的曙光,梳理好一天的思绪,为青青,为执着,为美好。
8 故乡的炊烟
低矮的老宅,住着呼吸哽喘的枯树,还有发黄的黑白照片。几块破砖头,佝偻着身子蜷缩在墙角。风挽起袖子,琢磨着想把炊烟,拔的更高,找寻云层里走丢的老人。
墙头上的小草,陪伴着孤独,老宅没有互动,常年不走亲戚。时常光顾的小鸟,偶尔撂下几句话,让白内障的锅屋,眨巴几下烟囱,尘埃随后造访。
汪沟里寂寞的小鱼,在暴风雨中,搬家去了大河。
故乡的炊烟,被时光剪辑,封存于族谱的页面。茶余饭后,把脑袋放在沙发上,捋一捋那些曾经的过往。
崖头上的几个耄耋老人,对着小溪,又拉起几百年前的呱。
【作者简介:刘宝胜】临沂市作协会员、临沂市兰山作协会员、中诗报会员,琅琊《白旄》刘校对,诗词楼阁、临沂市皮毛行业协会副会长,临沂经开区特养协会理事。 青年文学家杂志理事,青年文学家临沂理事会副主席,华夏诗社签约作家,华夏诗刊编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