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西平县诗词协会在行动 作者:陈广岭
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打破了欢乐祥和的气氛,给节日中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灵蒙上一层凄楚的阴影。山河垂泪,大地悲鸣。武汉人民处于病毒的无情侵袭之中,并向全国各地蔓延。
党中央科学研判,迅速做出决断,武汉封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地医疗队火速驰援,救济物资源源不断运抵武汉。海内外华人华侨、友好人士纷纷捐款捐物,争分夺秒支援抗疫一线,形成了一个上下联动、万众一心、携手并肩的波澜壮阔的抗击疫情壮丽场面。
西平县委县政府紧急动员,采取强有力措施,严密布控,严防死守,形成了群防群控的抗疫战线。西平县诗词协会快速做出反应,立即发出号召,动员全体会员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以自己的特质,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广大会员积极参与,传递正能量,进行正面宣传,发挥各自特长进行宣传鼓动。积极动员全体会员捐款捐物,支援抗疫第一线。
诗词协会是一个成分复杂、且多为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工人、农民组成的民间群众组织,就是这样一个民间组织,在短短几天时间就捐款2400余元。
在这次抗击疫情战斗中,老新闻工作者崔宝轩同志,不畏严寒,不惧艰险,深入疫区,搞采访,拍照片,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多次伸出援手,与摄影协会一道为白衣战士捐赠食品,到县委宣传部两次捐款达1200元,又积极响应诗词协会号召,捐款200元,前后共捐款物1500余元。特别是诗词协会副主席衡进宇同志,年逾八旬,听到消息后,积极程度不减当年,立即拿出300元,协会主席邵兴志同志,体弱多病,手头拮据,仍捐赠300元。赵春燕同志是一位退休职工,工资微薄,自去年患眼病,多方延医,花费数万元,虽急需资金治病,一听说捐款,出手就是500元,范春丽是一个退休职工,母亲常年卧病在床,其经济条件可以想象,为了支援抗疫,捐助款物不输儿男,慷慨捐出500元,朱龙江、杨西中、陈广领、龚铁矛、王俊才都在几个组织同时捐款,他们捐款都达数百元。有的会员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没有接到通知,感到十分遗憾。
在疫情防控期间,许多同志宅在家里,心在抗疫一线,用自己生花的妙笔写下大量诗篇,为提高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增强人们的斗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崔宝轩同志为抗击疫情拍摄照片1000余张,制作美篇30余篇。陈广领同志撰写抗击疫情文章10余篇,其中驻马店网采用3篇,《西平文学》采用1篇,《城市头条》采用3篇,同时,还创作了大量诗词。邵兴志、朱龙江、宋乃良、赵春燕、衡进宇、王俊才、乔洛平、陈富山、陈伏生、姚世杰、刘五一、刘振宇、龚铁矛、王海军、王秀臣等人都创作了许多优秀诗篇,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两个多月时间,西平县诗词协会发到各类媒体上的诗词达200余篇首。这些作品充满爱心、凝聚人心、鼓舞信心,为奋战在各个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推动抗击疫情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正面影响。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秘书长朱龙江同志,在抗击疫情最艰难的日子里,他作为守护县委入口关的保安队长,从未缺过岗,始终坚守在抗疫前线,与值班人员一道把关口、测体温、严消毒、记台账、传递信息、带队巡逻,整天忙得吃不上安生饭。同时,还组织协会会员写诗词、搞宣传、协调各项工作、督促捐物捐款,保证诗词协会高效运转,为诗词协会的整体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与大家一道谱写了波澜壮阔的抗疫诗篇。
由于大家团结一心,出以公心,掏出真心,献出爱心,和衷共济,携手并肩,勇于担当,共克时艰,为社会和谐,人民安康作出了巨大的奉献,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