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牡丹》
文/杨众
牡丹绽放逢春暖,
你把美丽带人间。
根深叶茂花香溢,
百花从中夺桂冠。
牡丹,国色天香,一直被国人视为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从唐代起,牡丹就被推崇为“国色天香”。牡丹统领群芳,地位尊贵。唐代诗人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等脍炙人口的诗句,生动地描述了当时人们倾城观花的盛况。

牡丹花语:圆满、浓情、富贵、雍容华贵
秋牡丹花语:生命、期待、淡淡的爱
红牡丹花语:花型宽厚的红花,被称为百花之王,花语是‘富贵、圆满’,属性火。
紫牡丹花语:花瓣呈紫色的牡丹,花语是‘难为情’,属性暗
白牡丹花语:高洁、端庄秀雅、仪态万千、国色天香、守信的人
绿牡丹花语:生命、期待、淡淡的爱、用心付出
黑牡丹花语:死了都要爱 事实上,牡丹家族中没有纯粹的黑牡丹,人们习惯上把深红色、深紫色牡丹称为黑牡丹
粉牡丹花语:雍容华贵

黄牡丹花语:亮丽富有而华贵

啊牡丹啊牡丹
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
啊牡丹
百花丛中最鲜艳
啊牡丹
众香国里最壮观
冰封大地的时候
你正蕴育著生机壹片
春风吹来的时候
你把美丽带给人间
啊牡丹啊牡丹
你把美丽带给人间
你把美丽带给人间
今日牡丹任君观,四月初二花盛艳。

牡丹在中国被称为“花之富贵者也”。它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

在唐代时,牡丹更是为人所追捧。据说在唐代时,牡丹花开,全城的人倾巢出动去观赏。而文人墨客也喜欢吟咏牡丹同,他们和美妙的语言来赞赏它。

牡丹花大,谷雨期间的牡丹,润雨轻风,花瓣格外的肥厚滋润。无论是作为观赏还是作为簪戴,华贵的红紫色,都可以压住华丽多彩的服饰和人们期求富贵长久的心理。

《汉牡丹与光武大帝》是一本历史演义小说。河北省柏乡县民间素来流传着一则牡丹、芍药与汉光武帝为主题的动人的民间传说,相传从天而降的花神牡丹与芍药是汉光武帝刘秀的生身父母,在刘秀开创东汉基业的征程中牡丹语芍药一直为刘秀保驾护航。
我们先读一首小诗:
小王避乱过荒庄,井庙俱无甚荒凉。
唯有牡丹花数株,忠心不改向君王。
这首诗的作者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因为这里的牡丹曾经救过汉光武帝刘秀的命,于是人们就称柏乡牡丹为汉代牡丹了,汉牡丹之名由此而得。

顺便说一句,因为刘秀是真龙天子,金口玉言,说过“土地爷住在墙窟窿”,所以,直到现在北郝村一带人的家里土地爷都是在迎门的墙窟窿里供奉着。

汉牡丹以花开知国事,忠君报国,传为佳话。国兴则花盛,国衰则花衰,抗日期间,日军顾问高久中雄贪图名花,两次移栽均告失败。汉牡丹从此不发,至新中国成立,而枝繁叶茂,鲜花盛开。现存汉牡丹七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