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姿势》之财迷崔芬

五岁的那年春天,我缠着母亲要扒破烂的铁丝耙耙。母亲说等哪天下雨,她不上工了就给我做。于是天天盼着下雨,盼着铁丝耙耙,盼着拉破烂的大卡车。只要南边的大路上有卡车经过,眼睛就随着卡车跑,最担心卡车拐弯向北,没有下雨,我还没有铁丝耙耙。
太阳暖暖的,风轻轻的,我跟着东邻居家的爱娃姐在屋子后边的麦地里挖荠菜。母亲说如果挖的多放工回来给我们蒸荠菜卷卷,如果挖的少就蒸萝卜的。母亲走之前就给锅里添了水,连篦子也放在锅里铺上笼布。母亲上工要走很远的路,特别是在南窑干活路就更远,回家做饭时间很紧张。
我们三张分三个部分,以东西大路为界限,以北屯三张地界为定点,往北走三百多米就是我们住的北庄子,往东走七八十米南拐,再走六七十米,路东就是三张堡子,从堡子再往南走六七百米就是南窑。因为南窑除过一家姓姜一家姓纪,其余人家都姓代,所以南窑又叫代家窑。堡子人多自然是三张的中心,北庄子和南窑只有几户人家,上工要先走到堡子听队长安排活路,如果是分到北庄子,就等于跑将近二里路再干活。如果分到南窑,就得跑更远的路。

爱娃姐突然惊叫起来:“跑,快跑,垃圾来了!”我抬头往南看,没有大卡车的影子。再看爱娃姐,她把笼提起来往下一翻,荠菜上趴着一个跟笼底一样长的铁丝耙耙,她把镰刀往笼里一扔,挎起笼抓起铁丝耙耙往西北方向的兴合村地里跑去。一辆大卡车正在往地里倒垃圾。她跑着又回头喊:“我的荠菜不要了,你没有铁丝耙耙就刨不成破烂!”
“没有铁丝耙耙我用手刨!”我一边这样想,一边把地上的荠菜一个一个捡起来放进笼里。

姐姐正抱着一撮干树枝进门,惊喜地说:“你回来的正好,我正准备放下柴火去找你,妈说让我们把荠菜摘干净淘干净,要不……”我没听姐姐把话说完就把镰刀朝大门里一扔,笼底朝上往地上一磕,一边提着笼跑,一边头也不回地喊:“你自己弄,我要去拾破烂”
兴合在我们的西北方向,我大姑家就在那个村子。如果从路上走,出门往西走过北屯地头,就到了四支渠,从四支渠往北,走三百二十米就到了兴合地畔。在北屯和兴合交界处有一条向东的分支渠,因而四支渠上就有向南向东的两个水闸。卡车就在四支渠东边分支渠北边的麦地里,从路上走最少也得三十分钟,从地里走就少了一半时间。出门走过周大娘家直接从北屯的麦地里斜插过去,翻过北头大渠(我们把向东的支渠叫做北头大渠)就到兴合地里。我刚跑到北屯地中间的腰渠跟前,就看见爱娃姐从北头大渠那边翻过来朝着我摆手,我听不见她说什么,只管往前走。
“快回快回,肉少狼多,你看我就拾了这一点,你连个耙耙都没拿,快回,”她说着把笼侧向我,“北屯庄子、兴合、娄底那些堡子的娃早去了,还有莫上学的人大娃哩!”她把笼放在我面前,伸开拿着铁丝耙耙的胳膊挡住我,虽说她只比我大一岁,可她却比我高很多。
“把你的耙耙借给我用一下,我想去……”我说着就伸出手,眼睛却眨也不眨一下地盯着她笼里的“宝贝”。

“这不行,不是我啬皮,我怕南边那辆卡车来了咋办,你快让你妈给你做一个,不就是一根硬铁丝从中间一折,两头弯个钩么,有啥难的。”她说着赶紧往后退几步,“快回,等南边的卡车来,离咱们近。”她很真诚的说。
“那你先回去,我想去”。我仰着头也看不见渠那边有多少人,绕过爱娃姐就跑起来。
“唉,你真是个财迷,给你说实话,不听算了!”爱娃姐嘟囔着往回走。
我不是不听爱娃姐的话,星期天卡车来,那些大哥哥都在家里,我根本就……现在他们还没有放学,我就是想去看看,说不定还……
“老十,回,拾不下了。”刚刚爬到渠帮中间听见渠那边的说话声,我急忙踮起脚后跟,想看看到底有多少人。脚尖一滑,连人带笼溜下渠帮。爬起来找笼,感觉下巴烧烧的疼疼的。

“让我看,脸划破了没有,你看那老芋根的叶子跟刀子一样!”姐姐提起笼,来到我跟前。“疼不疼,下巴都破了,快回,你个小财迷,回去撒点消炎粉!”姐姐拉起我的手,“哎呀,财迷,你看你腿上!”姐姐松开我的手,把笼放在地上,蹲在我面前。我低头一看,两条腿上扎满了刺,立刻用两只手拍打。
“不能拍,财迷!一拍刺就断了。”姐姐一手拉紧我的裤管,一手一根一根地拔着刺。“你看这小小一顶顶厉害不?好了,赶紧回家上药,”姐姐在我屁股上轻轻拍一下。
“我不想回去,一点也不疼,我就不信他们能把破烂拾完!”我说着就抓住了笼拚。
“不行,你不嫌脏我还嫌脏!”姐姐使劲把笼往后一拽,我打了个趔趄,站着不走了。
“你听姐姐给你说,小财迷,那些垃圾是城里人扔掉的烂菜叶,擦沟子纸,破鞋烂袜子,恶心死了。”姐姐又拉起我的手说。
“你哄人,那里边也有飞机场倒出来的废物,你没有看见爱娃姐拾了那么多铁片片和电线么?”我甩开姐姐的手,“那些铁片、铝丝、塑料纸都能卖钱!”
“财迷,回家吃饭,你看咱妈来了!”姐姐又一次拉起我的手。我看见母亲站在周大娘家的西墙角,用手指着我们。

四叶草写作团队:
飞不动(崔粉),女,56岁,北屯街道办事处腰张东张人,语文教师,退休。一辈子喜读书,用心用情写作。
伯爵雅(赵文革)女,54岁,北屯街道办事处靳家村仁和组人,农民。生活简洁质朴,远离世俗,淡然面对生活的一切的村妇,以书为友。
张巧玲(小草),女,53岁,阎良振兴街道办事处民和东人,在职语文教师。生活态度佛系,能包容天下难容之事。
如蚁人生(梁峰),女,53岁,阎良区北屯街道办事处秦家村秦利组人,上过两年师范学校,在职语文教师。
编辑:高玉虎
本期作者:飞不动(崔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