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齐划一的驴棚里,小毛驴正悠闲地或做着伸展运动、或仰天长吼几声、或相互间调着情、或晒着太阳发呆、或想象着未来居住环境是如何如何的美好……这里就是汝南县承禾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宏大驴场,这里有一个与驴较上劲的年轻人,他就是胡振伟,四十出头,腰杆笔直,中等身材,说话斯文。创业的路千条万条,他为何对养驴情有独钟呢?
将创业的“绣球”抛给驴业
胡振伟,一个土生土长的汝南县三桥镇沙口村人。干练、斯文的胡振伟将自己创业前的经历,比作自己人生的“上半场”,而将养殖黑毛驴看作是自己人生的“下半场”。
说起养驴,这个性格有点书生式的老板,话匣子顿时打开:“暗服阿胶不肯道,却说生来为君容”,驴全身都是宝,开发利用价值大,驴皮、驴肉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和蛋白营养,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再加上我们这里有丰富的秸秆资源、有广阔的土地、有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一应俱全。因此,他对养驴业,坚信不移。

2017年3月,他背上行囊,踏上了求学之路,专程来到著名央企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当上了驴倌。白天跟着老师打料、喂食,放养,夜晚在住室里看书学理论,在外人看来,他就是一名地道的饲养员,谁也看不出他是一名外来求学之人。在他心中,卯足了一鼓劲,不学成技术决不回家。在养殖基地,他足足干了八个月,望着他的付出与收获,基地老师会心地笑了。学习归来,这下他可以大展鸿图了。接着联系场地,申报手续,引进种驴,2017年3月,他创办的汝南县承禾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建于三桥镇沙口村,是以养殖繁育黑毛驴为主的专业养殖基地,公司占地50余亩,注册资本500万元,提出了“规模化发展、科学化管理、基地化示范”的思路,积极倡导“政府+金融+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的发展模式。与著名央企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依托其最先进的养殖技术,引进优良品种,推进黑毛驴养殖、繁育,为其生产阿胶提供驴皮原料,并拉动驴肉、驴血、驴奶、驴骨等产业链条发展。

“公司+贫困户”致富带贫模式
胡振伟的创业之即,正是脱贫攻坚战正酣之时,公司正需要人手,何不动员贫困户到驴场务工,一是解决人手问题,二来还可以帮助贫困户脱贫,又是庄上的老少爷门,能帮一把是一把,何乐而不为呢?他想到了这,马上就办。他找到村里的几名贫困户,说明了来意,大家都为他的善举而感动。
吴群是汝南县三桥镇沙口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身患疾病,还要照顾上小学的孙女。他做梦也没想到,竟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月薪2000多元的工作。从2018年3月份在驴场打工到现在,不仅脱了贫,手头还小有积蓄。
“以前的生活很艰难,外出打工,自己没有啥技术,除了种地就没有收入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这个养驴场之后,我在家就可以工作有收入。平时,还可以打理一下庄稼地,在驴场工作平均每月能做赚到2000多。家里的生活慢慢好起来了,我觉得很开心,希望老板能把这个养驴场越办越红火,让更多的贫困户都能在这里干活,多挣钱。”贫困户柴中强说。“黑毛驴”成了帮扶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新产业。
创新“双赢”的务工模式
胡振伟的驴场,不断发展壮大。他又在思考着如何再扩大,营造更大的价值空间。于是,他想到了走创新“双赢”的务工模式。
由公司提供技术支持,贫困户家庭来养驴,公司回收驴崽,包括驴驹饲养,母驴繁育,驴奶、驴奶盘、驴皮回收,驴肉加工等。贫困户只需要支付一定的租金,就能获得在约定时期内母驴的养育及其收益权。同时,为毛驴购买了保险,一旦遇到保险责任范围内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疾病,贫困户由此遭受的损失能够得到有效补偿,大大降低贫困户的风险。
根据目前的情况,他粗略算了一笔帐。养一头繁育母驴和驴驹预计每年增加收入5000元左右;养殖一头育肥公驴,每年预计可增加收入4000元;驴奶收益8000元、驴奶盘收益800元、驴皮收益3000元、驴肉加工收益可达7000-10000元,经济价值可观。
“人生是自己规划的,事业是自己设计的”
回顾这短短不到两年的创业变化,胡振伟说他承受了太多的压力,特别是资金周转方面的压力,也体验到不少成功的喜悦,尤其是产业扶贫方面的成功探索。对产业扶贫的理解,胡振伟说:“咱成全了贫困户,贫困户其实也在成全咱。在养驴这条金光大道上,我愿意与贫困户相跟上一起去发驴财。”
文图|杨艺军 陈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