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头条讯(刘春生)2020年,新乡市封丘县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以黄河生态廊道建设为主线,统筹推进生态封丘、森林封丘、花海封丘,加快国储林项目建设步伐,坚持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紧盯时节,迅速掀起全域绿化美化建设热潮,努力通过持续“种风景”逐步实现封丘生态振兴。

科学谋划,及早行动。去年11月底,封丘县就组织召开国土绿化提升暨生态封丘森林建设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去冬今春的国土绿化和植树造林工作;冬播前,由县政府出资1千万进行土地流转,为全县冬春植树造林工作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县委、政府多次针对造林规划、土地流转开展调研督导,并召开推进会,站位全局,总结经验,补短板、强弱项。同时,结合花海封丘建设,组织力量全面开展苗木普查工作。在准确把握已绿化苗木种类的基础上,针对县域内需要补植补造的地点、地块、株数、面积查漏补缺,登记造册,对全县适宜出圃苗木进行精确统计,并汇总成册分发至各乡镇,结合实际,完善各自独具特色的区域绿化方案,用“自选动作”涵盖、提升、带动“规定动作”。通过算好“绿色账”,为保障苗木供应和科学统筹安排全域绿化美化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严格标准,压实责任。坚持将植树造林与乡村振兴、花海封丘建设、森林封丘创建、国储林建设相结合,为生态封丘种风景。2020年是森林封丘创建的第一年,本着打造标准的态度,严格高标准谋划推进绿化项目。本着“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成一片”的原则,严格执行规划高质量、设计高质量、树苗高质量、挖坑高质量、栽植高质量、浇水高质量、管护高质量即“七个高质量”。全县造林总任务1.29万亩,任务细化分解后制定目标责任书,各乡镇和相关县直单位植树造林任务具体到每个班子成员、每个责任人,不以安排代替落实。各乡镇要依托现有优势,着力打造3个示范村、1个精品示范路段,植树造林与拆除违建同步推进,拆除一块用绿化巩固一块。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坚持疫情防控和造林绿化工作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按照“尽量用本地人,用本地苗”的原则,做好造林整地和苗木栽植工作;实行专人专班专责,全县成立5个植树造林技术指导组,乡镇相应成立专业栽植队伍分区域、分批次、分时段进行树木栽植,采用间隔种植的方式拉大人员之间的距离,确保不扎堆、不聚集;严格执行规划关、设计关、树苗关、挖坑关、栽植关、浇水关、管护关“七关”要求,确保新植造林的成活率。同时,注重统筹,把国土绿化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协调推进,彰显特色,打好生态建设牌。按照“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宜林则林”的原则,全县上下一盘棋,重点抓好花海封丘建设、廊道绿化、庭院绿化等工作,形成全县绿化美化大格局。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乡村林果化的宏观思路,栽植树种选择上侧重于群众思想接受、能直接受益的传统树种,以传统树种留住乡愁、营造乡韵,同时注重细节,做精品景观。如陈桥镇采取油菜与桃树套种,打造色彩明艳、浪漫温馨的湿地景观;曹岗乡张寨村、马坊村分别以竹蓠配刺玫和广泛种植桃树打造典雅精致的街巷景观和桃花村,效果明显。按照群众有经济收入、政府要生态效益的原则,理顺利益关系,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通道绿化植树种得下、能成活、管得好。根据“花草打底、乔灌结合”的思路,多层次、立体化统筹推进路肩和道路两侧绿化,让道路成为流动的风景,进而达到连点成线、以线带面的效果。
重点突出,打造靓丽风景。去冬今春以来,封丘县在全面推进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中启动生态封丘森林建设年活动,重点打造了8000余亩的黄河生态廊道、2500亩的潘店镇周口森林乡村,1800余亩的留光镇耿村生态廊道,利用空闲地、无人居住的宅基地、荒坑废塘等闲置土地绿化美化了一批以潘店老庄小游园、冯村乡陈道村、赵岗镇马道村为代表的美丽乡村,建设了以黄河生态廊道为支撑的经济林林下套种及种苗花卉9000亩,目前正逐步推进S213留光段廊道绿化、大广高速(G45)绿化提升、G327廊道绿化工作,初步形成“一核、两廊、三带、四园、多基地”的生态带建设格局。
监制:齐纪民
责编:刘春生
编辑·制作:叶子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