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板娘的餐馆
作者/孔庆霞

在县城的西出口有一家餐馆,老板是一对年轻夫妇。他们的餐馆简简单单就两间房,一间操作间,一间餐厅摆着四五张桌子供客人吃饭。别看他们的餐馆小,因为是自有房子,不用租别人的,所以经营这样的餐馆稳赚不赔。这对夫妇只卖炒羊肉片和米饭,他们的炒肉片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独特的手法让他们在高手如云的县城占了一席之地,而且多年牌子不倒。和那些富丽堂皇、雕梁画栋的大餐厅比起来,他们的餐馆更适合上班族等中产阶级消费。更重要的是老板手脚麻利,上桌速度快,那些慕名而来的食客不但吃得饱,而且吃得好。尤其在早晚饭点的时候更是座无虚席,食客们来来去去,换了一茬又一茬,井然而有序,生意会达到一天的高潮。老板夫妇劳逸结合,齐心协力经营着这家小餐馆,几年下来,也有不少盈余。
那时我和上小学的儿子常常光顾这家小餐馆,老板炒菜,老板娘招呼客人,打杂,夫唱妇随,日子随意而惬意。
一天,突然见餐馆门前停着一辆黑色小轿车,又看见老板笑盈盈地从车上下来,原来老板为了方便出门、孩子上下学,更为了餐馆采购接了一辆大众朗逸轿车。
我常常吃饭,常常看见那部轿车停在餐馆门前,也常常看见灶台前老板忙忙碌碌的身影。
忽一日,我感觉我已经好长时间没见那辆轿车了,也没见老板本人了!只觉得老板娘更忙了,问之,老板娘说,经营煤炭去了。
我知道凡是本地有钱人都喜欢贩煤,贩好了,会赚大钱。
“ 你的馆子不开了吗?”
“继续开!”老板娘回答的很肯定,“我不能把我的‘本’丢了”。
偶然我会在大街上看见老板的车匆匆开过。
多少年过去了,儿子都上高中了。一日,我突然看见老板的车停在餐馆前,急忙进到馆子里,只见老板在炒菜,老板娘在打下手。
瞅准时机我悄悄问老板娘:“怎么回来了?大钱赚上了?”
老板娘说:“赔了!”不容我问第二句,老板娘忙忙补充道,“男人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的能力?”
又多少日过去了,老板又不见了,连带他的车也消失了。我不便问老板娘,老板娘像以前一样稳稳的经营着自己的餐馆。
后来听说老板去省城和别人合资开餐厅去了,主要还干自己的老本行——买炒肉片。
我和儿子还是常去那家餐馆,除了吃饭,其余的和老板娘也没说什么。老板娘忙啊!她一个人要炒菜、要洗碗、要收拾桌子、要收钱,好在后来可以用微信付款。有时,老板娘还要给客人到茶水,虽然很多时候,这些熟客都是自己倒茶水,但是老板娘一有闲暇就给客人倒水续水,老板娘一直让自己忙碌着。
当我再一次和上大学的儿子走进这家餐馆的时候,当我看见老板娘孤独而忙碌的背影的时候,当我觉得老板娘的身影没有以前挺拔的时候,在他们的操作间,我忍不住问:“老板呢?这么多年了,他在省城开餐厅赚大钱了吗?”
正在炒菜的老板娘转过了头,“没有!又赔了!男人嘛,不多试几次能知道自己的能力吗?!”老板娘像在回答我,又像在给老板辩解,在原谅老板的所作所为。
是啊,如果不是老板娘守得住初心,占住天时地利人和,脚踏实地的干他们最行伍的活,老板娘能这样轻松的一句话总结老板吗?
从这位言语不多的老板娘身上我看到了一个男人的野心能否配上他的能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这个男人累的时候,挫败的时候要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妻子和一个可以让自己歇脚温暖的家。
不到10年老板两次失败,不知他悟到这些了没有?或者他悟到了更多的道理,能设身处地报答知遇之恩给老板娘的余生幸福呢?

作者简介:孔庆霞,甘肃靖远人,公务员。喜欢文字,也喜欢以文会友,希望用文字广交天下志同道合的朋友。




中华诗歌联合会编辑部


(长按或扫二维码、欢迎加入中华诗歌联合会)
